[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右旋雷贝拉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6516.9 | 申请日: | 200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9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润德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439 | 分类号: | A61K31/4439;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右旋 贝拉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右旋雷贝拉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右旋雷贝拉唑为主要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辅料混合形成,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雷贝拉唑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采用其药用盐,多常见的为钠盐和钾盐。雷贝拉唑钠属于抑制分泌的药物,是苯并咪唑的替代品,无抗胆碱能及抗H2组胺特性,但可附着在胃壁细胞表面通过抑制H+/K+-ATP酶来抑制胃酸的分泌。此酶系统被看作是酸质子泵,故雷贝拉唑钠作为胃内的质子泵抑制剂阻滞胃酸的产生,此作用是剂量相关性的。动物试验证实雷贝拉唑钠在用药后不久即可从血浆和胃粘膜中排出。
雷贝拉唑包括左旋和右旋两种光学异构体,实际所使用的活性成分为两种光学异构体的消旋混合物。但是实验表明雷贝拉唑右旋异构体的药理作用要明显强与左旋异构体及其消旋体。其右旋异构体最低有效剂量较消旋体小,代谢半衰期长,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
其右旋异构体结构如下
一项药理学研究表明:在乙酸引起的溃疡大鼠模型中右旋雷贝拉唑的作用明显强于左旋体和消旋体,实验结果如(表1)
表1各组大鼠溃疡指数(mm2)及溃疡抑制率的比较(mean±SD,n=15)
目前对于右旋雷贝拉唑的研究还处在药理及药效学方面的研究,还未有关于制剂处方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右旋雷贝拉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右旋雷贝拉唑为主要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辅料混合形成的组合物。其中右旋雷贝拉唑包括其本身和其可接受的金属盐或其水合物。该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口服制剂,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剂、分散片、咀嚼片、口含片、泡腾片、泡腾颗粒剂等任何固体剂型,其中右旋雷贝拉唑的单位制剂含量为2-40mg,优选10-20mg。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可用于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尤其是用于消化性溃疡。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含有右旋雷贝拉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右旋雷贝拉唑片剂
处方:
制备方法:
将右旋雷贝拉唑、微晶纤维素分别过80目筛,混合均匀,将50%乙醇溶液加入到混合粉中,制软材,24目筛制粒,干燥,20目筛整粒,加入微粉硅胶、CMS-Na,混合均匀后采用适宜冲模压制片剂,即得。
如果给上述片剂进行包衣,则得到包衣片剂,可为薄膜衣片、肠溶片等。
实施例2:右旋雷贝拉唑胶囊剂
处方:
制备方法:
将右旋雷贝拉唑、淀粉均过80目筛,按照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后,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分装,即得。
所用胶囊壳可为普通胶囊,也可为肠溶胶囊。
实施例3:右旋雷贝拉唑咀嚼片剂
处方:
制备方法:
将右旋雷贝拉唑、木糖醇、甘露醇等原辅料分别过80目筛,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加入2%PVP-k30乙醇溶液,制软材,16目筛制粒,干燥,20目筛整粒,加入其他的矫味剂、甜味剂、助流剂混合均匀,压片,即得。
实施例4:右旋雷贝拉唑分散片剂
处方
制备方法:
将右旋雷贝拉唑、微晶纤维素等原辅料分别过80目筛,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备用;加入75%乙醇溶液,制软材,16目筛制粒,干燥,20目筛整粒,加入其他的矫味剂甜橙香精、甜味剂甜菊苷、助流剂微粉硅胶、崩解剂PPVP、L-HPC等混合均匀,压片,即得。
实施例5:右旋雷贝拉唑泡腾片
处方
制备方法:
将右旋雷贝拉唑过80目筛,混合均匀;取一半混合粉量,与柠檬酸混合均匀,用50%醇溶液制软材,18目制粒,干燥,16目整粒;再取余量混合粉,与碳酸钠、碳酸氢钠混合,同前法制粒;所得两种颗粒混合,加入其他的辅料,如PEG6000、甜橙香精、安赛蜜、氯化钠等混合均匀,压片即得。
实施例6:右旋雷贝拉唑颗粒
处方
制备方法:
将右旋雷贝拉唑、甘露醇、山梨醇等过80目筛,混合均匀;用5%PVPk-30的75%乙醇溶液制软材,16目制粒,干燥,12目整粒加入其他的辅料,如甜橙香精、安赛蜜等混合均匀,分装即得。
实施例7
7.1.实验方法:药效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润德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润德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5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