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DNS业务的方法、系统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6645.8 | 申请日: | 200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7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洪淼;孙宏;张战兵;颜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dns 业务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DNS业务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解析系统)在Internet上应用广泛,用于对域名请求进行解析,把域名转换成为网络可识别的IP地址,以便于用户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执行域名请求解析的服务器称为DNS服务器。
目前,DNS服务器部署在Internet上,且用户侧直接与DNS服务器通信,进行DNS业务的处理。具体过程可以是:
步骤1、用户侧的浏览器发起DNS请求;
步骤2、用户侧根据设定的DNS服务器地址将DNS请求发送给指定的DNS服务器;
步骤3、所述DNS服务器对DNS请求进行解析,并将DNS应答发送给所述用户侧。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DNS服务器在Internet上开放,可供用户侧直接访问,因此容易受到攻击,使DNS解析业务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DNS业务的方法、系统及设备,从而确保DNS业务的安全。
一种处理DNS业务的方法,包括:
按照预定的代理服务器地址,向所述代理服务器发送DNS请求,所述的代理服务器能够与内部网络中的DNS服务器通信;
接收所述代理服务器返回的根据所述DNS请求的DNS应答。
一种处理DNS业务的方法,包括:
接收到用户侧发来的DNS请求后,按照预定的DNS服务器地址,向所述DNS服务器转发DNS请求;
接收DNS服务器返回的DNS应答后,向用户侧转发所述DNS应答。
一种处理DNS业务的方法,包括:
用户侧将DNS请求发送给代理服务器;由代理服务器向位于内部网络中的DNS服务器请求处理所述DNS请求,并将所述DNS服务器提供的DNS应答转发给用户侧。
一种处理DNS业务的系统,包括:
客户设备,用于将DNS请求发送给代理服务器;接收所述代理服务器转发的DNS应答;
代理服务器,用于将客户设备发送的DNS请求转发给位于内部网络中的DNS服务器;接收所述DNS服务器发送的DNS应答,并转发给所述客户设备;
DNS服务器,用于对所述代理服务器发送的DNS请求进行解析,并向所述代理服务器发送DNS应答,所述DNS服务器位于内部网络。
一种客户设备,包括:
DNS请求发起单元,用于按照预定的代理服务器地址,向所述代理服务器发送DNS请求,所述的代理服务器能够与内部网络中的DNS服务器通信;
DNS应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代理服务器返回的根据所述DNS请求的DNS应答。
一种代理服务器,包括:
DNS请求转发单元,用于接收到客户设备发来的DNS请求后,按照预定的DNS服务器地址,向所述DNS服务器转发DNS请求;
DNS应答转发单元,用于接收到DNS服务器返回的DNS应答后,向客户设备转发所述DNS应答。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通过代理服务器将DNS消息转发至DNS服务器,因此可以确保有效防止DNS服务器被攻击,提高了DNS业务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侧将DNS请求发送给代理服务器;然后,由代理服务器向位于内部网络中的DNS服务器请求处理所述DNS请求,并将所述DNS服务器提供的DNS应答转发给用户侧。其中,所述代理服务器可以但不仅限于位于所述DNS服务器所在的内部网络的网关处。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用户侧的处理DNS业务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按照预定的代理服务器地址,向所述代理服务器发送DNS请求,所述的代理服务器能够与内部网络中的DNS服务器通信;接收所述代理服务器返回的根据所述DNS请求的DNS应答。其中,所述预定的代理服务器地址可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操作人员在用户侧进行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