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6658.5 | 申请日: | 200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6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常伟;覃善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掀起管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但是在船舶行业却几乎没有进展,核心的问题就在于船岸通讯存在很大困难。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船舶通讯的卫星通讯设备种类和型号多,而且各通讯设备厂商在设计的时候只考虑人工操作的方式,没有考虑到船舶上其他设备的接入需求,没有提供相应的接入服务,所以其他设备很难直接利用卫星通讯终端进行通讯。
当前绝大部分的船岸通讯还需要船员人工干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基于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简称VHF)的电话通讯。
VHF是应用于船舶之间、船岸之间的语音通信设备。在靠近陆地时船员可以通过VHF将本船信息(船位、船向、船速、及目的港等)向岸端管理者汇报,岸端管理者需要手动记录。
基于卫星电话
跟第一种方式一样,但是在远洋也可以进行语音通讯,另外该方式还可以用于收发电报,但是费用高昂。
基于邮件
依靠船上的专用的Email软件控制相应的卫星通讯终端进行通讯,船员可以利用该软件手工收发邮件来进行船岸通讯。
不需要船员干预而可以实现自动通讯的系统只有以下两种:
C/Mini-C卫星通讯终端
这种设备能响应岸端的固定的指令传回船位信息,但是不能传回其他信息。
邮件服务器系统
这种系统基于PC平台及Windows操作系统,能够接收网络上其他设备发来的Email,或者扫描网络上某一共享文件夹,将Email和文件发送到岸上。其他设备必须为电脑主机才能使用该功能,而且这种系统不能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而能够适应船上不同通讯终端并能够为其他设备提供统一简单接口的自动通讯控制系统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对其他数据采集设备而言,要实现船岸通讯困难重重,也就大大妨碍了船舶管理信息化、自动化。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自动化程度低,大多需要船员人工干预;传输信息单一,不能为船东提供更多的客观信息;传输手段单一,不能够提供实时数据接入传输服务;以及对其他设备而言接口不够友好,通讯协议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信控制系统。旨在兼容多种通信设备以及提供更多种类的通讯服务,并实现接口统一。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控制系统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种或多种信息,并将一种或多种信息发送给指令确定模块;指令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来自接收模块的一种或多种信息是否为指令信息;实时确定模块,用于在指令确定模块确定一种或多种信息不是指令信息的情况下,确定一种或多种信息是否为实时信息;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指令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和实时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对一种或多种信息分别进行转换;以及发送模块,用于将转换后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分别发送给外部的多种信息收发设备中相应的信息收发设备,以通过相应的信息收发设备将转换后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发送出去。
其中,多种信息收发设备包括以下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始终在线的卫星通信设备、实时信息卫星通信设备、及邮件服务器。始终在线的卫星通信设备为以下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国际海事卫星-C卫星通信终端、及国际海事卫星Mini-C卫星通信终端。实时信息卫星通信设备为以下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国际海事卫星-A卫星通信终端、国际海事卫星-B卫星通信终端、国际海事卫星-M卫星通信终端、国际海事卫星Mini-M卫星通信终端、国际海事卫星F卫星通信终端、及国际海事卫星FBB卫星通信终端。
在指令确定模块确定一种或多种信息为指令信息的情况下,发送模块将转换后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发送给始终在线的卫星通信设备。在指令确定模块确定一种或多种信息不是指令信息以及实时确定模块确定一种或多种信息不是实时信息的情况下,发送模块将转换后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发送给邮件服务器。在实时确定模块确定一种或多种信息是实时信息的情况下,发送模块将转换后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发送给实时信息卫星通信设备。
该通信控制系统还包括:实时图像语音确定模块,用于在实时确定模块确定一种或多种信息为实时信息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一种或多种信息是否为实时图像语音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6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裂缝的电化学防腐修补方法
- 下一篇:带锁定装置的检测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