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细胞分析仪稀释液及溶血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06893.2 申请日: 2008-06-04
公开(公告)号: CN101281193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8
发明(设计)人: 袁水斌;刘郁林;文玲梅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百特生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49 分类号: G01N33/49;G01N15/10
代理公司: 南昌新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施秀瑾
地址: 330012江西省南***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血细胞 分析 稀释液 溶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诊断仪器用试剂领域,特别涉及血细胞分析仪用试剂。

背景技术

稀释液和溶血剂是医学检验中血液分析仪最常用的一组试剂,是测定血红蛋白(Hb)和白细胞(WBC)计数或分类的关键试剂。溶血剂在稀释液的配合作用下,一方面使红细胞(RBC)迅速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与溶血剂结合形成稳定的血红蛋白衍生物,以供定量测定Hb,另一方面白细胞维持原有形态,并保持一定的体积,供WBC计数用,并且根据白细胞的大小来对白细胞进行三分群(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中间型细胞)。1996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作为国际Hb测定标准方法,其主要物理指标为:在波峰λ=540nm,波谷λ=504nm时,具有明显的波峰、波谷。该法虽然能较精确地测量Hb;但不能同时测定WBC,因而,无法应用于临床。

目前,国内外临床医学检验学上常用的溶血剂是以有机季胺盐加氰化钾(KCN)组成的混合物,一方面其吸收光谱与HiCN较为接近,另一方面,有机季胺盐破坏RBC后,Hb与KCN迅速生成稳定的CNHb,达到测定Hb的目的,同时又不破坏WBC。但这种配伍的溶血剂的最大缺点是KCN有剧毒,不仅严重危害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给生产单位操作上也带来很多不便,对环境污染也极为严重。虽然临床上制定了极为严格、繁琐的降低氰污染措施,但其对人身、环境的污染还是无法避免。

中国专利CN99115572.6中公开了一种无氰溶血剂,但是其只能在CD系列、F系列血细胞分析仪器中使用,不能在其它系列仪器中使用。而且没相配的稀释液(Dil)。配制中所用的水必须是重蒸馏水,在实际生产中操作困难,成本高。而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比重轻,配制时有悬浮粉末在空气中漂浮。该产品吸入人体有害,要推广到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其应用范围也受到限制。没从根本上解决血液检验人员包括生产人员身体受到毒素侵害的难题,比如叠氮物的污染、氰化物污染,配制中十六烷基粉末对操作者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迅速破坏RBC,又不损害WBC,且其吸收光谱接近HiCN,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无迭氮物稀释液和无氰溶血剂,无毒又便于操作。

本发明所述的稀释液中各物质及组分如下,

在1升稀释液中:

氯化钠                    12.0~4.0g

硫酸钠                    2.0~10.0g

一三二甲基脲            0.8~0.5g

亚硫酸铜                0.2~0.5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3.0~8.0g

哌啦西啉钠              0.2~0.7g

硼酸盐缓冲液            调PH为7.2~7.8

余为水

其中氯化钠和硫酸钠的加入量为互补,但两者加入量之和≤14g;一三二甲基脲和亚硫酸铜的加入量为互补,但两者加入量之和≤1.0g。

本发明所述的稀释液中的哌啦西啉钠,可以用氟化钠替代,其加入量为0.3~0.8g。

本发明所述的哌啦西啉钠和氟化钠也可以同时加入,但两者的加入量之和≤1.0g。

与本发明所述的稀释液配对使用的溶血剂中各物质及组分如下,

在1升溶血剂中:

氯化钾                      0.8~5.0g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0~60.0g

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14.0~0g

异丙醇                      6.0~10.0ml

碳酸盐或盐酸缓冲液          调PH 3.2~5.8

余为水

其中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加入量为互补,但两者的加入量之和≤60g。

本发明所述的碳酸盐或盐酸缓冲液调溶血剂的PH3.2~5.8,是指当前述所加入的各类物质使得溶血剂大于5.8时,用盐酸缓冲液调PH至3.2~5.8;当前述所加入的各类物质使得溶血剂小于3.2时,用碳酸盐缓冲液调PH至3.2~5.8。

本发明所述的稀释液和溶血剂适用于HL-系列血细胞分析仪,也可用于其它血细胞分析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百特生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百特生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