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舷内置引挚冷却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6905.1 | 申请日: | 200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飞籁特艇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7/1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20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冷却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舷内置引挚冷却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是高速运转的舷内置引挚冷却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上的各种小型快艇、摩托艇都具有体积小巧,艇内空间十分紧凑的共同特点,引挚高速运转产生的高温,通过风冷降温的原设计无法实现,这给高速运转的内置引挚冷却带来很大困难。
目前,国际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的是对引挚内体进行物化处理,使其具有极高的耐蚀性,然后使自然水(海水、湖水)通过引挚某一恒温区直接进入引挚,达到降温冷却的效果,这种方式在对引挚前期特殊处理过程中,技术要求及设备条件很复杂,成本及高。同时物化处理过程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这也是进口引挚售价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国内现有内置式摩托艇、快艇引挚的冷却采用二种方式:
1、封闭内循环式:采用这种方式,由于艇体内空间狭小且不通风,发动机和排气管散热条件很差,因此发动机水温和排气管温度在短时间内会迅速升高,水温过高将使发动机动力大减,稍不注意还会出现由于冲缸引起引挚损坏、高温引起排气管烧化等后果。同时飞溅出的开水很容易灼伤司乘人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这种方式的快艇引挚连续工作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并且间歇时间较长,很不适用。
2、开放式直接冷却方式:通过水泵直接把自然水(海水、湖水等)抽入引挚水道达到强制冷却的目的。这种方式节省空间、降温快捷、费用低廉,但缺点是:(1)、自然水(尤其是海水)直接进入发动机水道,对发动机腐蚀极大,使发动机使用寿命缩短80%以上。(2)、强冷却使发动机工作水温只有40℃左右,(发动机设计正常工作水温为80~90℃),水温长时间过低使发动机燃油燃烧不充分,故使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大大受损,增加使用成本。同时,由于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无法达标的尾气排放,给环境造成污染。(3)海水对零部件严重的腐蚀也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4)发动机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的排气,使排气管接近烧红状态,无法快速降温。
由于以上原因,进口艇太贵,国产艇实现不了应有的效果,且售后服务成本很高,故这项体育娱乐项目无法在国内普及,同时,出口国外由于各项技术参数难以达标而受限,严重阻碍了该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舷内置引挚冷却装置,使发动机内循环液以恒定温度工作,且内外循环独立,确保外循环自然水不直接接触发动机各部件,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且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发动机排放达标,保护了环境。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由发动机、热交换器以及连接管道构成的闭合内循环冷却方法,还包括由双层水冷式排气管及控制阀构成的外循环补充冷却方法。
根据上述方法而设计的一种舷内置引挚冷却装置,包括由发动机、热交换器以及连接管道构成的闭合内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由双层水冷式排气管及控制阀构成的外循环补充冷却系统,所述的双层水冷式排气管包括相互隔开的进气口、出气口和进水口、出水口,双层水冷式排气管进气口连接发动机排气管,双层水冷式排气管进水口一路经单向阀连接热交换器出水口,另一路经溢流阀、负压给水泵和自动温控单向电磁阀连接热交换器进水口,所述的闭合内循环冷却系统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设有节温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了内外循环的冷却系统设计,通过内外循环的自动调节控制热交换方式,使发动机内循环液始终以恒定温度工作,并且内外循环独立,确保外循环自然水(海水等)不直接接触发动机各部件,因此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使艇的速度明显增加,接近或超过同类型进口产品。
2、由于采用了内外循环的冷却系统设计,消除了自然水(尤其海水)对引挚各部件的严重腐蚀,因而大大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售后服务成本,同时使发动机排放达标,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2’为本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装置双层水冷式排气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包括由发动机1、热交换器4以及连接管道构成的闭合内循环冷却方法,如图2和2’所示,还包括由双层水冷式排气管10及控制阀构成的外循环补充冷却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飞籁特艇业有限公司,未经九江飞籁特艇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9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隔爆减速电机
- 下一篇:一种双孢蘑菇的护色保鲜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