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液脱色、脱臭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7120.6 | 申请日: | 200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7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于山;彭云生;朱付宪;王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山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A23P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12江苏省太仓市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色 脱臭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液脱色、脱臭技术。
背景技术
在药品、保健品等包装中,对产品的安全卫生性、携带服用方便性等要求非常高,传统的包装足以瓶装、片剂、针剂等为主,在安全卫生性、携带服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健康要求的日益提高,必然要求药品、保健品等包装要有更新和发展,从而推出了泡罩包装、软胶囊包装等。
软胶囊制备的关键在于胶液,在软胶囊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胶液进行脱色和脱臭处理。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吸附炭对胶液进行脱色,再加入除臭剂脱臭,如此使得脱色脱臭处理起来较为繁琐;另外,吸附炭脱色效果虽好,但是易导致较大的胶液主成分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液脱色、脱臭技术,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脱色脱臭效果好、胶液主成分损失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胶液脱色、脱臭技术,是将胶液加热至65~77℃,以胶液的重量为基准,加入3~7%的白陶土,搅拌1~2小时后静置、冷却至50~60℃,过滤得透明、澄清、无异味的胶液。
优选地,所述的白陶土的加入量为胶液的重量的5~6%。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将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加入白陶土,白陶土可有效吸附胶液中的有色杂质及臭味气体,使得脱色、脱臭同时进行,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脱色脱臭效果好、胶液的主成分损失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按照本实施例的胶液脱色、脱臭技术主要是利用白陶土的物理吸附性来吸附胶液的颜色和异味,其具体过程如下:
将胶液加热至75℃,加入5%的白陶土,搅拌1小时后,静置1小时,冷却胶液至60℃时过滤,得透明、澄清、无异味的胶液,带有颜色的白陶土通过酸洗、碱洗后,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山,未经于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7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