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多功能透水地砖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7179.5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兴;吴初航;张国良;姜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08;C04B18/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3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多功能 透水 地砖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铺设广场、人行道等地方的路面砖,尤其涉及一种透水能力较强的透水砖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水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全球性的资源问题,如何保护及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更是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的地表已逐渐被建筑物及路面覆盖,便捷的交通、平整的路面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不透水的地表也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由于地表缺乏透水性和透气性,雨水不能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位降低,这也是城市逐年下沉的原因之一;不透水的地表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缺乏对城市温度、湿度的调节,产生了所谓的“热岛现象”;当夏季集中降雨时,雨水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入河流,大大加重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当路面积水时,常常还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产生。建设部绿色建筑导则曾指出“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顶雨水径流途径,最大程度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的渗透”,因此,大量采用透水性材料铺筑各种场地和路面是我国乃至世界道路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之一。
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进行,各种工业废渣如冶金钢渣以及主要产生于电力工业中的大量粉煤灰的排放,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如何变废为宝、变害为利,也成了目前举足轻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透气性、透水性更好,且可防滑、防噪、变工业废渣为宝从而保护生态平衡的一种透水砖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态多功能透水地砖,包括底层以及与底层相粘结设置的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材料主要由粒径为1-10毫米的碎石、粉煤灰、水泥组成,所述的表层材料主要由粒径为1-3毫米的钢渣、粉煤灰、水泥组成,所述的底层材料及表层材料通过加入超塑化剂混合搅拌并震压成型,且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碎石 40%-50%;
工业废渣 10%-15%;
粉煤灰 15%-20%;
水泥 15%-25%;
超塑化剂 2%-3%。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表层材料还加入有1%-3%的无机颜料,从而使得地砖的外观更加美观。
所述的表层厚度为整个地砖厚度的0.1-0.4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生态多功能透水地砖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混合搅拌:将钢渣、水泥、粉煤灰加入超塑化剂、水进行混合搅拌形成面料;将碎石、水泥、粉煤灰加入超塑化剂、水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底料;
(b)、将上述面料及底料分别储入料仓;
(c)、第一次布料:将所述底料加入模型中,震压6-8秒;
(d)、第二次布料:将所述面料加入到步骤(c)的底料上,再次震压6-8秒;
(e)、脱模后自然养护即制成所述的生态多功能透水地砖。
更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述的表层面料中还加有无机颜料用以形成表层设定的颜色。
步骤(a)中,面料以及底料进行混合搅拌5-10分钟。
步骤(e)中,自然养护时间为28天以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采用废钢渣、碎石子、粉煤灰以及水泥混合,通过两次布料、震压成型、自然养护的方法制的透水地砖,在保证抗压强度的同时,其内部形成的连通孔隙能够快速渗水,因此,其可广泛铺设在广场、步行街、道路两侧和中央隔离带、公园内的道路以及停车场等场合中,雨水可通过地砖渗透到地砖下的地表,从而防止土壤下沉的问题,对保护生态平衡具有良好的作用。且由于钢渣、粉煤灰等均来自工业废渣,因此使得这些工业废渣变废为宝,从而可进一步缓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压力,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生态多功能透水地砖的制造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选取废颗粒钢渣、粉煤灰、水泥作为面料,选取碎石、粉煤灰、水泥做底料,上述钢渣、碎石、粉煤灰、水泥的比例大致为10%-15%、45%-50%、25%-20%、18%-22%,且钢渣的大小应均匀,其粒径控制在1-3毫米范围内,碎石的大小也应均匀,其粒径控制在1-10毫米范围内,同时,为了使得面料所形成的表层具有一定的颜色,从而增加地砖的美观性,在面料中还加入一定量的无机颜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71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