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7975.9 | 申请日: | 200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锋;杨殿旭;吴文山;许陆坎;颜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J1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门。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现有汽车前车门10和后车门20处的钣金翻边11、12之间为对接,由于结构设计需要,此处存在着一定的设计间隙,此间隙的存在使得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前车门10和后车门20处的钣金翻边11、12由于受到挤压而形成交叉,导致碰撞后前车门10的钣金翻边11被压在后车门20的钣金翻边21的内部,如图3所示,使前后车门10、20均不能顺利打开,从而拖延了对车内人员的营救时间,为保障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起见,此种结构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其使得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的前后门均能够顺利打开,从而相应地保障了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前后车门配合处还便于放置密封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门,包括前车门和后车门,前车门后侧的钣金翻边沿车身方向自前向后顺延至后车门前侧的钣金翻边的外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利用了现有结构上的设计间隙,将原来的前后车门处的钣金翻边之间的对接改为顺延贴覆的方式,且使前车门后侧的钣金翻边贴覆在后车门前侧的钣金翻边上,这种顺延贴覆的方式综合考虑了汽车碰撞中车身结构的变形趋势以及汽车的密封结构,使前后车门在碰撞过程中及碰撞结束之后,前车门钣金翻边始终处于后车门钣金翻边的外部,保证了汽车车门在发生碰撞后仍然能够顺利打开,从而为营救车内人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获取了宝贵的时间,相应地保障了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截面位置示意图;
图2是现有前后车门钣金翻边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前后车门变形后的钣金翻边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前后车门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设有密封条的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一种汽车车门,包括前车门10和后车门20,前车门10后侧的钣金翻边11沿车身方向自前向后顺延至后车门20前侧的钣金翻边21的外侧。
如上所述的顺延方式有多种方案,比如前车门10后侧的钣金翻边11搭接在后车门20前侧的钣金翻边21的外侧,采用这种方案时钣金翻边11、21互相接触;也可以是前车门10后侧的钣金翻边11覆盖在后车门20前侧的钣金翻边21的外侧,采用这种方案时钣金翻边11、21之间可以设置中空部,从而两者互不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后车门20前侧呈台阶状,其钣金翻边21向前凸出并设置在靠近车体一侧。
由前述可知,前车门10后侧的钣金翻边11处在后车门20前侧的钣金翻边21的外侧。当车门开启或关闭时,由于前车门10的钣金翻边11往外侧移动,后车门20的钣金翻边21向内侧移动,因此二者不会发生干涉,不影响车门正常功能的发挥。当前车门10发生变形时,由于后车门20的钣金翻边21的阻挡,前车门10的钣金翻边11不会压在后车门20的钣金翻边21的内部,而是始终处于后车门20的钣金翻边21的外部,如图5所示。因此本发明的设置使汽车发生碰撞导致车门变形后,仍然可以顺利地打开前后车门10、20,从而为营救车内乘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如图4所示,所述的后车门20前侧最外层处的外缘与前车门10后侧的钣金翻边11处的外缘相平齐。这种设置方式使前车门10和后车门20的整体外缘较为平齐,从而使车辆的外观美感较好,同时减少了车辆的行驶阻力。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前车门10后侧与后车门20前侧的钣金翻边配合处设有密封条30,如图6所示。
密封条30的设置可以对前车门10和后车门20的钣金之间的缝隙进行很好的密封,避免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的风噪问题,同时使车体的外观更加良好。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密封条30包裹在后车门20前侧的钣金翻边21上。这种设置方式不仅解决了前车门10和后车门20之间的间隙问题,而且使后车门20与车体之间的配合性较好。
如图6所示,所述的密封条30处在前车门10和后车门20之间的部分呈中空状。
这种中空状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密封条30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可以更好的适应前车门10和后车门20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7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