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均衡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8922.9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9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陶振宁;谷村崇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L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辉;孙海龙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均衡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和通信相关,更准确地说,和异步钟下的自适应均衡器相关。
背景技术
自适应均衡装置能有效地在未知环境中跟踪时变的输入信号,从而 实时地实现对接收信号频谱畸变的矫正,以达到在时域上消除符号间串 扰、实现正判决的目的。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自适应均衡装置的结构 框图。如图1所示,模拟输入信号101通过由时钟信号102控制的模数 转换器103,得到量化后的数字信号104,用来做后续的均衡处理。系数 更新单元107根据输入的数字信号104和自适应均衡单元105的输出信 号106,得到更新的均衡器系数,并将其输入自适应均衡单元105,从而 可以实时地跟踪系统的变化。通常情况下,要求时钟信号102的频率是 信号码率的整数倍,即采用同步的时钟。但是在通信系统中存在诸如码 间串扰、色散以及极化模色散等严重的系统损伤,使得时钟信息的提取 难度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而作出。提出了一种在异步钟下实 现自适应均衡的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发明。
发明1、一种自适应均衡装置,该自适应均衡装置包括:
自适应均衡单元,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自适应均衡,输出均衡后信 号;
系数更新单元,用于更新所述自适应均衡单元的滤波器的系数;
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系数更新单元和所述自适应均衡单元之间, 当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时,所述系数更新单元可以更新所述自适应均衡单 元的系数,当所述开关单元断开时,所述系数更新单元不能更新所述自 适应均衡单元的系数;以及
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信号或所述均衡后信号 的下采相位,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或断开。
发明2、根据发明1所述的自适应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 控装置包括:
相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输入信号或所述均衡后信号的下采相 位;
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相位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相位是否在预定范围 内;以及
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断 开与导通。
发明3、根据发明2所述的自适应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 位检测单元每隔N个采样计算所述输入信号或所述均衡后信号的下采相 位,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相位是否在预定的范围内,所述N为大于等于1 的正整数。
发明4、根据发明2所述的自适应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针对当 前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或所述均衡后信号,所述相位检测单元(41)计 算当前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或所述均衡后信号的下采相位以及与当前采 样相隔半个符号周期的在前采样和在后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或所述均 衡后信号的下采相位,判断单元根据当前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或所述均 衡后信号的下采相位以及与当前采样相隔半个符号周期的在前采样和在 后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或所述均衡后信号的下采相位,判断所述当前 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或所述均衡后信号的下采相位是否在预定的范围 内。
发明5、根据发明4所述的自适应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针对事先确定的正门限值thres,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 件:
e(k-)<-thres,
e(k)>thres,以及
e(k+)<-thres,
如果同时满足以上条件,则判断单元判断当前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 或所述均衡后信号的下采相位在预定的范围内,
其中,e(k-)表示与当前采样相隔半个符号周期的在前采样的所述输 入信号的或所述均衡后信号的下采相位,
e(k)表示当前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或所述均衡后信号的下采相位,
e(k+)表示当前采样相隔半个符号周期的在后采样的所述输入信号的 或所述均衡后信号的下采相位。
发明6、根据发明4所述的自适应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针对事先确定的正门限值thres,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 件:
e(k-)>thres;
e(k)<-thres;以及
e(k+)>thre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8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