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防撞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9662.7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2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乔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卫国 |
主分类号: | E01F13/12 | 分类号: | E01F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快速行驶中降低撞击力的设备。
背景技术
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以其高速、高效、安全、舒适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已经确定了它的重要地位。汽车工业的发展和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为实现快速、便捷的交通创造了必要的载运工具和基础设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汽车发展和道路建设,人们不得不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和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公路交通事故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直接死亡的第六大″杀手″、人类重要的″致死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交通事故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路侧事故在公路事故中占了大约30%的比例,就是说,每3人死亡事故中,就有1人死于车辆驶离道路的事故。这个数据说明了路侧环境在伤亡和严重事故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车辆驶离道路侵入路侧的原因很多:驾驶员疲劳或大意、车速过高、酒后或药后开车、碰撞避让、冰雪雨等、车况不好、可见性差等等。但是,不管车辆驶离道路的原因如何,降低可能发生的事故的严重程度成为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路侧护栏是指设置于道路横断面两边土路肩上的护栏,用来防止失控车辆越出路外,保护路边构造物和其他设施,也可以保护行人、非机动车等弱势交通群体的安全。护栏直接承受失控车辆的撞击,并使失控车辆恢复到正常的行驶车道,也就是可防止失控车辆驶出路外和越过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造成事故。
护栏的形式按刚度的不同可分为柔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栏。国内外目前使用的护栏主要有:缆索护栏、W梁护栏、混凝土护栏,分别属于这三类。
1)柔性护栏一般指缆索护栏,是一种以多根施加了预应力的缆索固定于支柱上的结构,完全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抵抗车辆碰撞,形式美观,行驶时没有压迫感,但视线诱导较差,造价较高,一般不用。
2)半刚性护栏一般指梁式护栏,是一种用支柱固定的梁式结构,依靠护栏的弯曲变形和张拉力来抵抗车辆的碰撞。梁式护栏有许多种,应用最广泛的为波形梁护栏。具有一定的刚性和韧性,损坏后容易更换。
3)刚性护栏一般指水泥砼墙式护栏,是一种具有一定断面形状的水泥砼墙式结构,依靠汽车爬高、变形和摩擦来吸收碰撞能量。这种护栏安全性高,能有效防止二次事故,本身不易损坏,维修费用低,但对车辆行驶有压迫感,对车辆损坏较严重。
除此之外,韩国研究发明了“转动防护栏”,2005年引入我国,但终因其造价高出我国广泛应用的W波形梁护栏的10-20倍而无法派上用场。
无论以上哪种形式的护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1、柔性护栏主要缺点是碰撞后相当大范围内的缆索失效,需要维护;这种护栏外需要较大的净区;曲线内侧的护栏功效降低;安装维护时对高度的校正较敏感;缆索反弹容易造成二次事故;缆索与车辆接触面小,容易对车辆造成切割性破坏。2、半刚性W梁式护栏主要缺点是碰撞的瞬间车辆与护栏是刚性碰撞,容易造成车辆和护栏本身的损毁;特别是车辆由很高的速度瞬间变为零,会给司乘人员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伤亡。3、刚性护栏由于与车辆是直接刚性碰撞,缓冲时间短,加速度大,因此,通常会对车辆和乘员造成严重危害;较半刚性护栏更容易造成车毁人亡。
现有车道或是公路上也常采用废旧轮胎来降低撞击的力量,但轮胎的不规则和大量的空位,使得减撞效果不能控制,而且也不能形成规模化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降低目前车辆意外时撞击速度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撞击速度,减少撞击动能的设备。为此本发明第一方案是采用一种弹性防撞装置,包括由塑料或橡胶制成的缓冲垫,连接缓冲垫与固定物的卡扣,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缓冲垫具有多个封闭或连通的孔洞且有一定体积。
本发明的第二优选方案是,所述缓冲垫内包括孔洞层、缓冲层,各孔洞层的密度和方向不同。
所述缓冲垫外表面有微孔吸音层。
所述缓冲垫孔洞为有序排列或无序排列。
所述缓冲垫内的孔洞成正六边形立方体。
所述缓冲垫孔洞中填充有防火材料或水。
本发明的再优先方案是,所述缓冲垫与缓冲垫之间利用卡槽接合在一起,并由卡扣固定。
所述缓冲垫内设置有抗拉扯网,所述抗拉扯网由尼龙绳或弹性橡皮绳制成。
所述卡扣一端固定在缓冲垫内,另一端形状与固定物形状相适应,并带有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卫国,未经乔卫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9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