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模块和设置有该高频模块的移动电话及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9971.4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8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大岩浩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模块 设置 移动电话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在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DVD(数字多功能盘)设备、移动电话、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中的高频模块,还涉及结合有这样的高频模块的移动电话和移动电子设备。
发明背景
常规高频模块(例如,1段调谐器模块)通常包括通过混合本机振荡信号与接收信号执行频率变换的混频器电路、从输出自混频器电路的信号中消去非必要频率分量的滤波器电路、以及放大并输出从该滤波器输出的信号的可控增益放大器电路。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或者直接连接到后继级中解调电路的输入端,中间没有元件插入,或者仅通过DC阻挡电容器连接到解调电路上。
在本发明申请人的JP-A-2007-174399中公开了与前述有关的常规技术的一个示例。
附带地,低功率消耗是用在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DVD设备、移动电话、PMP等中的高频模块的重要性能之一。由于要求电器设备中的电池有较长的寿命,因此在包括高频模块的所有组件中的功耗被尽可能地减小。
在常规高频模块中,低功率消耗是必需的;要求包括在高频模块中的可控增益放大器电路在性能限度内尽可能地少消耗电流。
然而,如先前所述,在常规高频模块中,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或者直接连接到后继级中解调电路的输入端,在中间没有元件插入,或者仅通过DC阻挡电容器连接到解调电路上。因此,除非后继级中解调电路的输入阻抗相当高,否则放大器电路的畸变性能会恶化。这妨碍了功耗被减小到一特定水平以下。
本质上,如果较大的电流通过放大器电路,则可避免较差的性能;然而,这不利地降低了电器设备的电池寿命。因此,存在不同性能方面之间的平衡问题。
如果解调电路的输入阻抗足够高,则放大器电路不受到影响,因而放大器电路的畸变性能不会退化。然而,不利的是,使用具有足够高输入阻抗的解调电路导致高成本。
当放大器电路的畸变性能退化时,中频信号发生畸变,因而噪声增加(C/N(载波噪声)值降级)。这妨碍了将无噪声信号传送到后继级中的解调电路,从而导致了接收灵敏度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在不增大消耗电流和成本的情况下实现改进的接收灵敏度的高频模块,以及提供结合有此类高频模块的移动电话和移动电子设备。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根据本发明的高频模块包括:混频器电路,其通过混合本机振荡信号与接收信号来执行频率变换;滤波器电路,其从输出自混频器电路的信号中消去非必要频率分量;可控增益放大器电路,其放大并输出输出自滤波器电路的信号;以及阻抗电路(或电阻元件、电感元件或芯片磁环),其被设置在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与放大器电路的后继级中的解调电路的输入端之间,以明显地增大解调电路的输入阻抗。
根据本发明的高频模块可使用与上述配置不同的各种配置;这些配置将在以下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的高频模块(1段调谐器模块)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1段调谐器模块1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1段调谐器模块1的电路图;
图4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1段调谐器模块1的电路图;
图5是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1段调谐器模块1的电路图;
图6是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1段调谐器模块1的电路图;
图7是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1段调谐器模块1的电路图;
图8是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1段调谐器模块1的电路图;以及
图9是示出了第八实施例的1段调谐器模块1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描述关于本发明被应用到1段调谐器模块作为用在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DVD设备、移动电话、PMP等中的高频模块的示例的情形。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高频模块(1段调谐器模块)的配置的框图。
图1中所示的1段调谐器模块1充当从选自传送1段广播的电视台的一个台接收所需节目的电路。
由天线2接收到的1段广播信号被从天线2馈送给1段调谐器模块1的高频信号输入端(RF_IN),并且通过仅传递1段广播信号中落在UHF(超高频)波段内的信号的UHF滤波器被馈送给结合在高频信号处理IC 20(在下文中为“RF_IC 20”)中的高频信号的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201(在下文中为“RF_VGA电路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99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专用粉笔夹
- 下一篇:一种白板笔自动装笔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