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加密证书及证卡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0810110558.X | 申请日: | 200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羽 |
主分类号: | B42D15/10 | 分类号: | B42D15/10;B42D15/00;G06K7/10;G06K9/00;G06K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加密 证书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强度安全保护及防伪技术的证书及证卡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指纹加密证书及证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进行日常交易或办理个人事务时,人们一般使用各种相应的证书、证件或证卡以提高效率,但其安全度普遍较低,以至于在使用及验证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证书或证卡被盗用、欺诈以及伪造的情况,此类案件会给合法的证书或证卡注册登记人造成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由此可见,一些证书及证卡的真伪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例如房屋所有权证书,现有房产证和房屋登记簿的防伪水平明显落后于时代,部分假房产证制作逼真,靠人工肉眼、手摸、经验难以辨别;然而目前房管部门的受理窗口还没有机械或电子的仪器可以验查假房产证和假身份证,这无疑对房产权属登记管理的安全带来隐患;《物权法》实施后,对所要求的登记材料的审查比以往更加严格,并且存在登记部门登记错误赔偿问题,所以,如何使房产权属登记部门适应《物权法》的新要求,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很多证书、证件需要具有一定的防伪措施的同时,人们也同样日益需要防止并减少利用银行信用卡及储值卡等证卡类的欺诈行为,必须在对具有合法权利使用诸如信用卡、记账卡、支票兑现卡、社保卡之类的ID卡的人员进行有效的身份鉴定以保证这些卡只能由其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合法持有者使用(即必须满足人证同一性原则)。
目前公知的银行卡、存折是在后台数据库录入储户自行设置的账户密码来保证储户存取款安全,但各种银行卡、存折的密码也给储户在取款时带来诸多不便,如密码简单容易被别人猜中、密码复杂容易混淆或忘记、在输入密码时被人偷窥而泄露、密码保管不善而被盗等弊端。为解决证书及证卡的盗用、欺诈、伪造等问题,可以相应地实施一些保护措施,例如将人的指纹图像存入计算机,然后通过软件程序将指纹图像中的信息分解后形成一个数字代码,从而录制到各种证书或证卡的磁条上或后台数据库,当验证时可通过磁条读取器来读出证书或证卡内的指纹信息或提取后台数据库预留的指纹特征信息,并将该指纹信息与通过指纹扫描器识别的当事人现场指纹进行比较以确定当事人的合法身份及使用权限;除此之外,还可在证书或证卡上附加照片及肖像,并要求在办理事务中有办事人员参与,然而因为这些数据并没有经过安全可靠的加密处理,所以并不可靠,证书或证卡很可能已经更换或伪造,磁条上的数据可能属于另一个个体并且审查部门难以识别。因此,以上实施方案并不能完全提高现有证书及证卡的安全可靠性,特殊情况下还会出现因人为因素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在验证系统运行时还需要网络联机数据库的支持,还存在着运行成本较高、操作程序较为繁琐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指纹加密证书及证卡的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系统运行费用较高、证书及证卡的安全可靠性较低、必须依赖网络联机数据库支持、工作效率较低的不足,从而使得证书或证卡的重要信息可以得到高强度的安全保护与防伪、同时便于审查机构识别及验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采用指纹扫描仪采集证书或证卡注册登记人的指纹特征信息并传输至PC机,PC机通过相应软件整理指纹特征信息,通过专用的私钥加密机进行加密处理,打印输出装置通过热升华或激光或喷墨方式以条形码的形式将对应的加密的指纹特征信息打印在证书或证卡的正面或背面或证书的内页;在对证书或证卡进行验证时,使用条码识读装置扫描证书或证卡上的加密的指纹特征信息条形码,验证软件自动提取签发机关的公钥,用公钥解密机来解密提取条形码里隐藏的信息,再将相应的手指放在指纹扫描仪上进行指纹特征比对、匹配,指纹特征符合则显示验证成功,反之则否。
在输出条形码时,还可以采用镜像打印方式输出在胶片或簿膜的背面,然后将胶片或簿膜正面朝上覆盖粘贴在证书或证卡的正面或背面或证书内页并压实,这种方式称为“转移”;所述PC机根据具体应用条件可以是单板计算机或智能终端机或ATM自动柜员机,PC机包括计算机本体并安装有相应软件,计算机本体上可内嵌或外接指纹扫描采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羽,未经周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05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借助钻头钻削墙砌体等等时用来抽吸钻屑的装置
- 下一篇:薄片状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