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鸡肉粉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0757.0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3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侯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玉华 |
主分类号: | A23L1/22 | 分类号: | A23L1/2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宝泉 |
地址: | 236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鸡肉 调味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佐料,具体的说是一种含有鸡肉鲜味的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食品烹饪的佐料大都在市场的小摊上零挑碎捡的购买,不仅材料难易选购齐全,而且加工使用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材料齐全,食用方便的鸡肉粉调味料,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用户提供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调味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调味料是选择鸡肉精膏、食用精盐、味精、白沙糖、肉桂、乌苷酸钠、肌苷酸二钠、水解植物蛋白、酵母、山柰、白芷、陈皮、玉果、草果、丁香、洋怱粉、干贝、山楂、八角和膨化大米粉进行组合加工的,将这些原料组合在一块,使之相互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达到香、鲜味美的效果。其中鸡肉精膏是以鸡、牛、猪等禽畜的肉、骨、脂肪为原料,经预处理、酶解、美拉德反应、熬制及调香等工艺制得的各种风味肉膏。经调配精制后的调味肉膏天然肉味纯正、肉香气突出、肉感强、风味特别,广泛应用于方便面、汤料、调味酱、肉味饼干、膨化食品、鸡精、软罐头、肉制品、餐饮业等。食用精盐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且具有杀菌消毒护齿美容的功能。味精的作用可增加食品的鲜味。白沙糖性味甘平,润肺生津,有治肺咳嗽,口干燥渴的功能。肉桂可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乌苷酸钠又名乌苷磷酸二钠,分子式C10H12O8N5PNa2,为白色或无色晶体粉末,含4~7分子结晶水,无气味,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作调味品比肌苷酸钠鲜数倍,有香蘑菇鲜味。乌苷酸钠和适量味精在一起会发生“协同作用”,可比普通味精鲜100多倍,在普通味精中掺上少量的乌苷酸钠就成为“特鲜味精”。肌苷酸二钠(IMP),分子式C10H11N4Pna2.7.5H2O,肌苷酸二钠(IMP)是核苷酸类食品增鲜剂,有海鲜滋味。具有增强食物滋味的特征,使用添加了肌苷酸二钠(IMP)的调味料(酱油、酱料、汤料、符合调味料等)来烹调食品,可以提高食物原来的风味和增加香味;具有显著的协调功能,与谷氨酸(味精)混合使用,其呈味作用比单用味精提高8倍,有“强力味精”之称。水解植物蛋白[英文名]ProteinumHydrolysatum,[别名]Amigen、Aminonat、Lactamin、Protol ysate。为机体合成代谢提供必需的氨基酸,以维持体内氮的平衡。用于营养不良、因蛋白质消化吸收不良或过度消耗所致蛋白质缺乏、严重胃肠炎及烫伤或外科手术后的蛋白质补充等。酵母菌同其它活的有机体一样需要相似的营养物质,象细菌一样它有一套胞内和胞外酶系统,用以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细胞新陈代谢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山柰可消食,止痛。白芷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功能。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玉果又名肉豆蔻,是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去异味,增辛香。草果能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积。丁香可暖肾,降逆。洋葱含有硫化物、类黄酮、苯丙素酚类、甾体皂甙类、含氯化合物和前列腺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消炎抑菌、防癌抗癌、利尿止泻及降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血压、抗血小板疑聚、预防心脑血管病、抗氧化、美容等药理作用。干贝即扇贝的干制品,其味道、色泽、形态与海参、鲍鱼不相上下。古人曰:“食后三日,犹觉鸡虾乏味。”可见干贝之鲜美非同一般。干贝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核黄素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高达61.8%,为鸡肉、牛肉、鲜对虾的3倍。矿物质的含量远在鱼翅、燕窝之上。干贝含丰富的谷氨酸钠,味道极鲜。与新鲜扇贝相比,腥味大减。干贝具有滋阴补肾、和胃调中功能,丁香温中,暖肾,降逆。山楂可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八角,则可温阳,散寒理气。膨化大米粉,大米膨化后粉碎成60-80目的米粉,具有大米膨化后的香味,营养丰富,养胃健体。
本发明的组分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得出的,各组分的原料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能达到较好的调味效果。
鸡肉精膏 0.4-0.6克 食用精盐 25-35克
味精 8-12克 白沙糖 6-10克
肉桂 1-3克 乌苷酸纳 0.2-0.25克
肌苷酸二钠 0.2-0.25克 水解植物蛋白 2-3克
酵母 1-3克 山柰 1-2克
白芷 1-2克 陈皮 2-4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玉华,未经侯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07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游选煤工艺
- 下一篇:香辣豆瓣酱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