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皮癣的外用药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1563.2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月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月荣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17/00;A61P31/02;A61P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100024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外用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癣的外用药剂。
背景技术
皮癣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细菌引起的。现有治疗皮癣的药物较多,大多为激素类的,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毒副作用较大并且时效短,易复发。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时效长的治疗皮癣的外用药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治疗皮癣的外用药剂,是由中药迎春15g、三七15g、一串红20g、薄荷20g、夹竹桃15g、紫花地丁15g、防风20g、艾叶15g、紫茉莉15g、酸模20g、蝎子草20g、水仙20g、玉春棒20g、凤仙花20g、连同白酒500毫升放入容器内浸泡100天至180天去渣而成。
上述的药剂以常见中药为原料,制作简便、成本低,且毒副作用较小。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去肿化瘀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本发明治疗皮癣的外用药剂,是由中药迎春15g、三七15g、一串红20g、薄荷20g、夹竹桃15g、紫花地丁15g、防风20g、艾叶15g、紫茉莉15g、酸模20g、蝎子草20g、水仙20g、玉春棒20g、凤仙花20g、连同白酒500毫升放入容器内浸泡100天至180天去渣而成。
上述的中药中,迎春花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治肿毒恶疮、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
三七具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
一串红,又名爆竹红、炮仗红,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薄荷具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的功效;
夹竹桃具有利水渗湿药镇痛,散瘀止痛的功效;
紫花地丁具有消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艾叶具有理气血,逐寒湿的功效;
紫茉莉,又名地雷花,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
酸模,又名野菠菜,其叶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杀虫的功效;
蝎子草,祛痰,利湿,解毒,外用治疮毒的功效;
水仙,具有消肿解毒、清热止痛、祛风散结的功效;
玉春棒花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凤仙花,又名指甲草,具有清热解毒,通经催生、降气行瘀、透骨通窍等功效,全草捣烂外敷可治蛇咬和指甲发炎肿痛。
上述的各药经科学配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去肿化瘀的功效。在制备上述药剂时,有条件的话可取上述中药的鲜叶(花)绞碎后连同白酒放入容器(如广口瓶、饮料瓶)内浸泡。
使用方法
使用时,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抹与患处即可,一日三至四次。一般症状一周即愈。
适应症
治疗各种外部创伤、牛皮癣、痤疮、奶疮、痔疮,蛇虫叮咬。
实施例1
许XX,男,北京万子营村人,2007年患牛皮癣,久治不愈。涂抹本药剂后一周痊愈,至今没有复发。
实施例2
同村村民的亲戚,男,外乡人,2007年患牛皮癣,久治不愈。涂抹本药剂后一周痊愈,至今没有复发。
实施例3
某中学教师,2006年患奶疮,打点滴未见好。涂抹本药剂后一周痊愈。
实施例4
张XX,在本村卖卫生纸,患皮癣多年,瘙痒难忍,久治不愈。2007年9月用药第二天瘙痒症状减轻,14天后皮肤恢复正常,17天后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实施例5
张XX,女,15岁时患痤疮,河北省廊坊市人。2007年5月用药3天痤疮明显减少变小,皮脂腺分泌物减少,使用13天后症状全部消失,至今未见复发。
实施例6
某山东人,2006年5月全身起泡,经县医院诊断为疱疹,疼痛难忍,经输液治疗无效后,涂抹本药剂后二周痊愈。
施例7
王XX,患风湿多年,身体的关节部位疼痛,多次治疗见效甚微。涂抹本药剂后二周痊愈。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做任何变化,均应认为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月荣,未经朱月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1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图像非线性点变换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电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