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传感器网络覆盖范围控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1725.2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2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威;闫以军;曹靖;尚涛;周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05 | 分类号: | H04B7/005;H04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贾玉忠;卢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传感器 网络 覆盖 范围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传感器网络覆盖范围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判断节点状态参数中新一轮覆盖范围控制标识位是否为真;
2)若标识位为真,该步骤又进一步分为:
2.1)判断是否收到新的邻接点交互消息;
2.2)如果收到,在将自身跳数信息和接收到的邻接点交互消息包含的跳数比较后,调整节点自身跳数信息及其他状态参数,按照节点跳数环形分层后,根据节点的所在层和收到同层的交互消息数目,确定节点的工作状态;
2.3)如果没有收到新的邻接点交互消息,计时器记数并检查计时器是否到期,如果是,那么该节点继续等待接收邻接点的交互信息,否则,节点工作状态设置为活动状态并发送交互信息;
3)如果标识位为假,该步骤又进一步分为:
3.1)节点计时器记数并检查计时器是否到期;
3.1)如果是,则设置自身活动状态并复位状态参数,等待接收邻接点的交互信息;
3.2)否则,重复上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感器网络覆盖范围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节点状态参数格式{S|B|N1|N2|N3|P|T}由以下状态位表示:
S:节点工作状态标识位,说明是否为休眠节点;
B:节点覆盖范围控制标识位,说明新一轮覆盖范围控制是否开始;
N1:节点计数器位,说明记录收到最新一条邻接点交互消息时,时钟所用的节拍信号的数目;
N2:节点计数器位,记录从节点跳数小于自身的节点收到的邻接点交互消息数量;
N3:节点计数器位,记录从节点跳数等于自身的节点收到的邻接点交互消息数量;
P:节点发送功率位,如果该参数修改,那么节点的功率也会随之调整;
T:节点计时器位,用于记录在本轮周期中该节点的剩余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感器网络覆盖范围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节点间的交互消息命名为LEAP消息,该LEAP消息封装格式{Hr|Pr|Tr},各个字段表示如下:
Hr:发送消息节点相对环心节点的跳数;
Pr:发送消息节点的发送功率;
Tr:发送消息节点在本轮周期中的剩余时间;
其中,环心节点是人为的定义一个在传感器网络中,相对于其他节点,初始跳数为0的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感器网络覆盖范围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包括下述步骤:
2.2.1)自身预设跳数和收到LEAP消息中的跳数信息比较并确定自身所在的逻辑层;
2.2.2)如果预设跳数大于LEAP消息中的跳数,调整自身状态参数,执行步骤3.1);
2.2.3)如果自身跳数小于LEAP消息中的跳数,则执行步骤3.1);
2.2.4)如果自身跳数等于LEAP消息中的跳数,调整自身的状态参数;
2.2.5)由记数器N3判断是否收到同层的2个邻接点的LEAP消息;
2.2.6)如果收到,节点调整自身的状态参数并设置自身为休眠状态,并等待下一轮覆盖范围控制;
2.2.7)如果没收到,节点调整自身状态参数后执行步骤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感器网络覆盖范围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包括下述步骤:
2.3.1)定时器T减1,计数器N1加1;
2.3.2)判断计时器是否为0;
2.3.3)如果不为0,那么该节点等待接收LEAP消息,
2.3.4)如果为0,节点设置自身为活动状态并修改自身状态参数,并发送LEAP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感器网络覆盖范围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1)包括下述步骤:
2.2.1.1)指定一个节点为环心节点且其跳数为0,其他节点的跳数设置为阙值Hmax;
2.2.1.2)环心节点在定时器计数满后发送一个包含自身跳数LEAP消息给临节点;
2.2.1.3)任何节点i收到邻接点LEAP消息后都将该信息中的Hr与自身的跳数信息Hi进行比较,如果自己的跳数等于或小于Hr+1,节点将忽略LEAP消息,否则,Hi>Hr+1,节点将自己的跳数设置为Hr+1;根据各个节点自身的跳数信息的不同,划分为相对环心的不同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17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