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蛭素口服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2115.4 | 申请日: | 200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冯前进;王永辉;宋强;郭光明;周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恩特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58 | 分类号: | A61K38/58;A61K9/20;A61K9/48;A61K47/42;A61P7/02;A61K31/575;A61K38/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 韬 |
地址: | 102209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蛭 口服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水蛭素口服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蛭,始载于我国《神农本草经》,俗称蚂蟥,为环节动物水蛭科水蛭(Hirudo aipponica Whitman)和蚂蝗(Whitmaniapigra uhitman)或柳叶蚂蝗(Whitmania acranulaata Whitman)等的全体。2005版中国药典收录了蚂蟥、日本医蛭、柳叶蚂蟥3种。传统中医认为它有破血、逐瘀、通经、利水道的功效。水蛭的主要有效药用成分为水蛭素(hirudin)。水蛭素是从水蛭唾液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多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活性最强的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
水蛭素是一种含65个氨基酸的多肽,相对分子量为7000左右,其N端含有3个二硫键,是核心区域,具疏水性,是凝血酶的活性位点。尾部C端含有较多的酸性氨基酸,为阻止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的识别位点,产生抗凝作用。中部是水蛭素与凝血酶结合的催化位点。63位酪氨酸的硫酸化提高了水蛭素与凝血酶的结合能力,增强了其抗凝作用的特异性。目前,已分离鉴定7种异构体。
水蛭素作为一个大分子多肽,水溶性较好,脂溶性极差,口服不易吸收,在碱性环境下稳定性下降,且容易被消化道内的消化酶分解破坏而失活,故而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现在临床主要采用皮下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这两种给药方式虽然生物利用度为85%~100%,但半衰期较短,静脉注射分布半衰期为15~20min,清除半衰期约为1~2h,而且长期使用患者依从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蛭素口服微球制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微球制剂的原料组成为:
水蛭素0.01~0.5重量份 明胶0.5~1.5重量份
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2~8重量份 二氯甲烷20~30体积份
聚乙烯醇-124 10~20重量份 抑肽酶0.01~0.2重量份
甘胆酸钠0.1~2重量份。
本发明微球制剂的原料组成优选为:
水蛭素0.2重量份 明胶1重量份
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5重量份 二氯甲烷25体积份
聚乙烯醇-124 15重量份 抑肽酶0.05重量份
甘胆酸钠0.1重量份。
本发明微球制剂的原料组成还可以优选为:
水蛭素0.1重量份 明胶1.4重量份
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7重量份 二氯甲烷22体积份
聚乙烯醇-12412重量份 抑肽酶0.15重量份
甘胆酸钠1.5重量份。
本发明微球制剂的原料组成还可以优选为:
水蛭素0.3重量份 明胶0.6重量份
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3重量份 二氯甲烷28体积份
聚乙烯醇-12418重量份 抑肽酶0.03重量份
甘胆酸钠0.5重量份。
本发明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水蛭素、明胶、抑肽酶、甘胆酸钠溶解在3~8体积份注射用水中,制成水溶液,作为水相W1;将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溶解在15~60体积份二氯甲烷中,作为油相O;在3~5℃用匀浆机6500~15000rpm高速震荡乳化1~5分钟,将油水两相混合均匀制成WI/O相,将聚乙烯醇-124溶解于450~550体积份注射用水中,制成水溶液,作为第三水相W2;在3~5℃用匀浆机6500~15000rpm高速震荡乳化3~8分钟,与前W1/O相进行乳化包和,得到W1/O/W2相,再用磁力搅拌器温和搅拌,在25~30℃室温下挥发二氯甲烷10~15小时,离心,收集微球,用注射用水洗涤1~5次,每次15~25体积份,加入5%甘露醇水溶液15~25体积份重新分散,在-35~-45℃下,经冷冻干燥12~18小时后,分装,即得水蛭素口服微球制剂;加入常规辅料,采用常规方法制成片剂、胶囊剂。
本发明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恩特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恩特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2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