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健脾养胃蛋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2168.6 | 申请日: | 200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泳宏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32;A23L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养胃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一种天然健脾养胃蛋及制作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日益丰盛。于是,许多人便毫无顾忌地大吃 大喝,什么鸡鸭鱼肉、生猛海鲜,美酒佳肴,可劲地吃,似乎这就是“幸福”。其 实,这种生活方式,并不适合正常人的生活规律。其带来的恶果是:先伤害脾胃, 使之长期超负荷工作,疲惫不堪;再伤害肝肾,增加其工作负担,诱发营养过剩、 肥胖、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等现代富贵病。中 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脾胃双方共同完成饮食消化吸收及 水谷精微的输布。只有脾胃强壮,才能拥有长久的健康。反之,则免疫力下降, 百病丛生。据卫生部资料显示,我国脾胃虚弱者,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各种 慢性胃病患者,约占三分之一。因此,呵护脾胃,已经刻不容缓!
本发明以中医脏腑、气血、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与现代养生、营养保健科 学融为一体,针对脾胃虚弱人群及中老年人的身体现状,精心选用36味呵护脏腑、 健脾养胃的中草药与鲜禽蛋有机结合制成天然健脾养胃蛋。自2006年问世以来, 食用者达几十万人,经跟踪调查,一般脾胃虚弱及系列疾病患者,每日食1枚天然 健脾养胃蛋,连食90枚明显见效,半年显著,总有效率达90%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的:
如上所述一种天然健脾养胃蛋的配方为:
(1)一种天然健脾养胃蛋中药配方及制作方法:党参1-5%,太子参1-5%, 沙参1-5%,白术1-5%,白芷1-5%,绞股蓝1-5%,甘草2-8%,黄芪2-8%,当归 2-6%,首乌2-6%,枸杞子2-6%,五味子2-6%,龙眼肉2-6%,大枣2-6%,山药2-8%, 山楂2-8%,酸枣仁1-5%,薏苡仁1-5%,益智仁1-5%,柏子仁1-5%,葛根1-5%, 百合1-5%,茯苓1-5%,茯神1-5%,绿茶1-5%,木瓜1-5%,肉桂0.2-1%,橘皮 0.2-1%,花椒0.2-1%,香附0.2-1%,丁香0.2-1%,木香0.2-1%,大茴香0.2-1%, 小茴香0.2-1%,砂仁0.2-1%,干姜0.2-1%;将上述36味中草药分别切片、晾干、 搅匀、粉碎、造粒、烘干、装袋,制成每袋重3-10克的健脾养胃蛋中药料袋;按 每袋加水0.8-2升比例,将健脾养胃蛋中药料袋与凉水同时放入不锈钢锅煮沸, 再改用文火煮26-36分钟,取出残中药料袋,即制成健脾养胃蛋中药液;
(2)一种天然健脾养胃蛋配方:健脾养胃蛋中药液95-180%,鲜禽蛋 85-168%,食盐7.8-19%,山梨酸钾0.2-1%。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实施的, 该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如上所述分别称量天然健脾养胃蛋所需配料备用;
(2)将如上所述的36味中草药分别切片、晾干、搅匀、粉碎、造粒、烘干、 装袋,制成每袋重3-10克的天然健脾养胃蛋中药料袋,按每袋加水0.8-2升比例, 将健脾养胃蛋中药料袋与凉水同时放入不锈钢锅煮沸,再改用文火煮26-36分钟, 取出残中药料袋,即制成健脾养胃蛋中药液备用;
(3)将如上所述健脾养胃蛋中药液趁热加入食盐搅匀,待药液不烫手时再加 入山梨酸钾搅匀,凉至室温备用;
(4)将如上所述鲜禽蛋,挑选无破损蛋,用添加6-8%食盐的凉开水浸泡3-6 分钟消毒,之后洗净、晾干,轻轻放入上口敞开着的干净容器中,然后添加所述 健脾养胃蛋中药液浸泡360-600小时,取出用药液浸泡的药蛋晾干,即制成天然 健脾养胃蛋生蛋;
(5)将如上所述天然健脾养胃蛋生蛋,抽真空包装,再按常规进行高温杀菌 或低温灭菌,即制成真空包装天然健脾养胃蛋。
本品源于自然,安全可靠,营养均衡,食用方便,疗效显著,适用人群广泛, 物美价廉。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泳宏,未经刘泳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2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