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硅中空球/聚合物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2232.0 | 申请日: | 200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运法;武晓峰;张冬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75/04;C08L67/02;C08K9/06;C08K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硅 中空 聚合物 复合 隔热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二氧化硅中空球/聚合物复合隔热材料,其包括一聚合物基体,和均匀分散于该基体中的亚微米、无团聚、单分散的二氧化硅中空球,所述的聚合物基体为环氧、聚氨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基体,所述的亚微米二氧化硅中空球的中空内径为100~720nm,外壁厚度为50~100nm,所述的亚微米二氧化硅中空球占聚合物基体重量的1~35wt%。
2.一种制备二氧化硅中空球/聚合物复合隔热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无团聚、单分散、亚微米二氧化硅中空球粉体的制备:将0.2~0.5g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体颗粒分散在94.5ml/5.5ml乙醇/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后,滴加0.65~2.3m1的浓氨水,搅拌均匀后,继续滴加硅酸四乙酯1.9~4.5ml,反应8~12h后,离心分离出固体并用乙醇洗涤后,分离烘干;之后,以1~5℃/min升温速度,升温至550~650℃并保温1~3h,以除去作为模板剂的聚苯乙烯胶体颗粒,得到二氧化硅中空球粉体;
所述的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体颗粒的平均粒径范围在112~757nm;
2)二氧化硅粉体的改性:
用胺功能基硅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中空球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将0.5~1g步骤1)得到的二氧化硅中空球粉体加入到含有1~2g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的100ml丙酮溶液中,超声后,室温下搅拌12h,分离并用丙酮洗2~3次,之后抽真空烘干,改性后样品标记为A;
或者
用环氧功能基硅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中空球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将0.5~1g步骤1)得到的二氧化硅中空球粉体加入到1~2g环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的100ml乙醇溶液中,超声后,室温下搅拌12h,分离并用乙醇洗2~3次,之后抽真空烘干,改性后样品标记为B;
3)二氧化硅中空球/聚合物复合隔热材料的制备:将作为基体的环氧树脂或聚醚多元醇溶解到溶剂中,然后加入步骤2)得到的改性的二氧化硅中空球粉体A,搅拌下超声处理后,将混合浆料倒入模具中室温固化,然后在真空烘箱中固化,脱模后得到所需的二氧化硅中空球/聚合物复合隔热材料;
或者将作为基体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溶解到溶剂中,然后加入步骤2)得到的改性的二氧化硅中空球粉体B,搅拌下超声处理后,将混合浆料倒入模具中室温固化,然后在真空烘箱中固化,脱模后得到所需的二氧化硅中空球/聚合物复合隔热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二氧化硅中空球/聚合物复合隔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超声处理时间为20~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二氧化硅中空球/聚合物复合隔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超声时间为20~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二氧化硅中空球/聚合物复合隔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将2~10g环氧树脂溶解到5~20ml丙酮中,然后按相当于环氧树脂质量的1~35%的量,加入步骤2)得到的改性的二氧化硅中空球粉体A,搅拌下超声处理后,不断搅拌下加入0.19~0.94g固化剂,将混合浆料倒入模具中,室温固化后,转入真空烘箱,130℃下固化5h,脱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二氧化硅中空球/聚合物复合隔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将2~10g聚醚多元醇、0.01~0.05g助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按照聚醚多元醇质量的1~35%的量加入步骤2)得到的改性的二氧化硅中空球粉体A,搅拌下超声处理后,不断搅拌下加入5~15g固化剂,强力搅拌下加入0.001~0.005g催化剂,将混合浆料倒入模具,室温固化后,脱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二氧化硅中空球/聚合物复合隔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10g溶解到5~20ml苯酚-四氯甲烷混合溶液中,然后按相当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质量的1~35%的量,加入步骤2)得到的改性的二氧化硅中空球粉体B,搅拌下超声处理后,将混合浆料倒入模具中,室温干燥48h后,转入真空烘箱抽真空干燥,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22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