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隐形码光学识别技术的语言学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2666.0 | 申请日: | 200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熊军功;黄海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军功 |
主分类号: | G09B19/06 | 分类号: | G09B19/06;G09B5/04;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朱世定 |
地址: | 100009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隐形 光学 识别 技术 语言 学习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语言学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隐形码光学识别技术实现 至少三种语言互译的语言学习方法。
背景技术
隐形码采用隐形印刷技术印刷,人眼无法看出,可以和显形印刷的文字、图 案重叠印刷,且不影响隐形码的识别,从而可以通过重叠印刷的方式,使显形印 刷的内容与隐形码的码值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识别相应隐形码的码值,可 得到对应的显形印刷的内容,然后通过音频合成技术将显形印刷的内容通过声音 的方式表达,即形成了隐形码点读技术。
然而,在现有的基于隐形码光学识别技术的语言学习方法中,仅能通过选择 而使隐形码转变为两种不同的音频数据,并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多元化语言学习和 应用的需要。在基于现有的隐形码光学识别方法的隐形码光学识别点读设备中, 仅能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与点读,例如中文与英文之间的互译和点读;当需 要多语言互译时,采用现有的隐形码光学识别技术,便需配备多只隐形码光学识 别设备,其携带不方便,成本高,并且操作麻烦。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隐形码光学识别技术的语言学 习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与点读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隐形码光学识别技术的语 言学习方法,其是通过一隐形码光学识别设备实现的,所述的隐形码光学识别 设备包括:存储器、控制器、感应元件、解码电路以及语音处理电路,其包括 的步骤为:
步骤a,在存储器中建立至少三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中存储对应一种 语言的音频数据,并为每个数据单元设置一个单元标识;
步骤b:确认读取语种,并转化为一单元标识;
步骤c:获取设置在隐形码载体上的隐形码码值,并转换为一对应的索引数 据;
步骤d:从所述的存储单元中提取与所述的索引数据对应的音频数据;
步骤e:将所述的音频数据转化为声音信号发出。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b的实现:通过在所述的隐形码光学识别设备上设置 按键,通过按键的开启和关闭,从而产生一单元标识,控制对语言种类的选取, 所述的单元标识与所述的存储器中建立的存储单元其中之一相对应。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b的实现:通过在所述的隐形码载体上设置与所述的 语言种类对应的隐形码,使用所述的感应元件感应获得所述的隐形码信息,并 通过所述的解码电路转换成所述的数字信号,从而产生一单元标识,控制对语 言种类的选取,所述的单元标识与所述的存储器中建立的存储单元其中之一相 对应。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c的实现:通过所述的感应元件感应获得设置在隐形 码载体上的隐形码信息,并通过所述的解码电路转换成所述的数字信号,成为 与所述该种语言对应的存储单元中对应音频数据的索引数据。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d的实现:所述的控制器获取所述的单元标识以及索 引数据,对应将其转换为地址数据,从所述的存储器中将该音频数据提取至所 述的控制器的缓冲区。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d的实现:所述的语音处理电路获取所述的音频数据, 通过所述语音处理电路的一扬声器发出。
较佳的,还包括一跟读比较过程:
步骤f:接收使用者发出的跟读声音信号,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
步骤g:将所述的模拟信号按照一预设采样频率进行采集,生成离散序列, 将跟读的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并按照所述的预设频率分割成离散序列;
步骤h:根据自然停顿将其分成若干密集范围;
步骤i:在每一密集范围内将跟读模拟信号和音频模拟信号对应同一采样周 期内的信号面积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进行相加;
步骤l:如果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则跟读符合要求,否则不符合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隐形码光学识别技术的语言学习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密集范围值所述的模拟信号强度连续大于一阈值的范围,其为 发音过程。
较佳的,所述的步骤i的实现:所述的面积进行比对是求差,然后将每一密 度范围的差值进行累加,并求出与所述音频数据离散序列密集范围整体面积的百 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军功,未经熊军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2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全光3R再生器
- 下一篇:箱形履带机构的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