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公路车辆超速的全面监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2912.2 | 申请日: | 200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3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治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城同立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052;G08G1/054;G07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6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公路 车辆 超速 全面 监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交通管理方法,属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公路上超速现象严重,对国家及人民的财产和安全带来数以亿计的损失,现有超速现象的管理与监督方式主要是实时监控系统及GPS定位系统,前者通过在固定点安置摄像装置或通过监测车辆布哨实时抓拍超速车辆,辨别车牌号,安排人员在收费站口予以处罚,后者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实时反映车辆的行驶速度、方位等信息,监控车辆的行驶状态。两者都具有实时监控的优点,但在慢长的高速公路上实施布控的费用高昂,加大了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况且抓拍监测器对高速行驶的车辆反映灵敏度有限,市场上又出现了“电子狗”等反雷达测速装置,致使超速现象依旧严重,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为有效的监控高速公路上的超速车辆,中国200610166472.X号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上限制超速的计时卡,其根据车辆类型分类设一组计时卡,计时卡可以写入和读取车辆在高速公路某一行驶里程内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通过处理器计算该类型车辆在行驶里程段按规定的最小理论时间,比较器比对实际时间且与理论时间计算超速比例和处罚额度,显示器显示结果提醒收费站工作人员对超速行驶的车辆做出适当处罚。在高速高路入口根据车辆类型发放相应计时卡,在入口收费站写入并存储车辆的启始地和时间,车辆行驶到高速公路的出口,在出口收费站计时卡上再次写入并存储车辆的结束地和时间,通过处理器计算该类型车辆在行驶里程段按规定的最小理论时间,比较器比对实际时间与理论时间且计算超速比例和处罚额度,显示器显示结果由收费站工作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这种计时卡通过在行驶里程内控制行驶时间,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即使驾驶人员在局部路段上超速行驶,但总体时间也不能小于理论行驶时间,因而对大多数想赶时间而超速行驶的现象予以有效控制,免去以往在高速公路线上布控装备,降低建设成本,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辆超速监控的成本,但由于需要单独设置相应的计算机系统,并单独设置计时卡,因此其投资依然比较大,特别是还需要单独的计时卡,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另外,这种监控不够精确,只有在平均速度超过限速时才能够进行控制和处罚,而在部分时间超速、部分时间不超速、导致平均速度不超过限定速度的情况下,不能有效地发现和处罚超速行为,特别是由于高速公路上往往需要中间休息,将这些时间计入行驶时间,取得的平均速度将小于实际平均速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车辆超速的全面监控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高速公路的车辆超速监控,操作方便,并且监控的较为全面。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公路车辆超速的全面监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车辆经过入口收费站时,对每辆驶入车辆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识别码;
(2)由收费站自动拍摄车辆前视照片,并打上时间标记,存入本地存储器;
(3)打印入口凭证上,该凭证包括车辆的识别码条码和驶入时间条码;
(4)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包括车辆识别码、车牌号、入口名称和驶入时间在内的车辆驶入信息发送给监控信息中心;
(5)在高速公路上,利用摄像装置和测速装仪监控路面行驶车辆的行驶速度,发现超速时识别出车辆牌号,通过无线网络将车辆超速信息发送给监控信息中心;
(6)在车辆经过出口收费站时,通过条码识别器读取入口凭证上的信息,自动发送查询信息至监控信息中心查询该车辆是否有车辆超速信息记录,对有车辆超速信息记录的,依据该记录自动生成和打印车辆交通违法通知单,交驾驶员签收,然后收费放行;对没有车辆超速信息记录的,根据入口和出口距离和实时时间,自动计算车辆在从入口到出口之间的平均行驶速度,判断是否超过规定的速度限制,在车辆平均行驶速度超过规定速度限制时,自动拍摄车辆的前视照片并打上时间标记,存入存储器,自动生成、存储并打印车辆交通违法通知单,交给驾驶员,然后收费放行;对于平均行驶速度不超过规定速度限制的,收费放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城同立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奥城同立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2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刹车误踩油门的判断和自动刹车的方法
- 下一篇:狭缝效应淬火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