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水的双膜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3131.5 | 申请日: | 200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文剑平;杨建州;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锦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有机废水的双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有机废水首先进入预处理系统(1),除去污水中存在的大颗粒杂 质;然后预处理的污水按照体积比0.1-0.5∶1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 分进入缺氧池1(2),而另一部分进入厌氧池(3);
B、在缺氧池1(2)内,在缺氧的条件下所述的一部分预处理污 水与来自膜生物反应器(6)的一部分回流硝化液混合并反应0.5-2.0 小时,进行初步脱氮,得到的反应液然后进入厌氧池(3),在厌氧的 条件下与所述的另一部分预处理污水混和并反应1.0-3.0小时,完成 磷的释放;
C、来自厌氧池(3)的流出液与来自膜生物反应器(6)另一部 分回流硝化液在缺氧池2(4)中在缺氧的条件下混合并反应2.0-5.0 小时,进行进一步脱氮;
D、来自缺氧池2(4)的流出液进入好氧池(5),在空气与所述 缺氧池2(4)流出液的体积比10-6∶1的条件下进行好氧曝气3.0-5.0 小时,去除大部分有机物与及部分有机氮和氨态氮,然后再进入膜生 物反应器(6);
E、来自好氧池(5)的流出液在膜生物反应器(6)中在空气与 所述好氧池(5)流出液的体积比20-6∶1的条件下进行反应2.0-3.0 小时,进一步除去有机氮和氨态氮,完成硝化与摄取磷,膜生物反应 器(6)在抽吸泵产生的负压条件下,混合液中的水经膜丝完成固液 分离,同时混合液中的硝化液再分别回流到缺氧池1(2)和缺氧池2 (4)中完成反硝化;来自所述膜生物反应器(6)的清液由高压水泵打 入反渗透膜组件,所述反渗透膜组件是反渗透系统的一部分,每一级 系统采用不超过3段运行,多段运行时,相邻段内压力容器的数量之 比为1-3∶1,其中数量之比定义为上游压力容器的数量:下游压力 容器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系统 是由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和超细格栅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液在缺氧池1(2) 与缺氧池2(4)中水力停留时间比为0.3-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液在好氧池(5) 与膜生物反应器(6)中的水力停留时间比为1-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缺氧池1(2)与 缺氧池2(4)的回流硝化液量的体积比为0.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好氧池(5)与膜生物 反应器(6)的曝气是用压缩空气进行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膜生物反应器(6) 中的膜组器(6-2)浸没在所述的反应液中,剩余污泥进入污泥处理 系统(7)进行处理,清液进行脱色,然后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个压力容器内 装不超过9只反渗透膜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渗透系统采用不 超过2级运行,2级系统只用1个高压泵,或省去第2级的高压泵, 只要操作压力不超过上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31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柱定位装置
- 下一篇:铁路道岔转辙机电流功率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