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色导电浆料和使用该浆料的等离子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3553.2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3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6 | 分类号: | H01B1/16;H01B1/22;H01J17/04;H01J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丙林 |
地址: | 100085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色 导电 浆料 使用 等离子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等离子显示器黑色导电浆料,以及应用该 浆料的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黑色导电浆料 的等离子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等离子显示器的制作中,为了提高显示对比度,必须减少前 面板对外部光线的反射。为了减少对外部光线的反射,最好的方法 为在前面板透明电极上侧以及成对放电电极之间形成光线透过率 与反射率均低的黑色层,由显示器前方观察时为黑色。
在用于形成黑色层的浆料中,通常用二氧化钌或者含钌的多元 金属氧化物(如在专利US5851732A、US6075319A、US6555594B1、 CN200610082026.0等中披露的)、钴的氧化物(如在专利 CN02157439.1、CN03104467.0、CN200610082025.6、 US20020096666A1等中披露的)、铁钴铬锰铜的氧化物以及它们的 混合物(如在专利US6555594B1、US6132937A、US6793850B2、 US20020096666A1、CN02157439.1、CN03104467.0、 CN200610082025.6、US6103452A等中披露的)或者碳黑(如在专 利CN01823762.2等中披露的)等作为黑色着色剂,在这些着色剂 中,除了含钌氧化物表现出较好的着色性能外,其余的着色性能皆 不够理想,而含钌氧化物的价格非常高。另外,用氧化物或碳黑作 着色剂的黑色层导电性差,用它们制作的黑色汇流电极电导率很 小,需要在黑色汇流电极之上再制作一层高电导率的汇流电极以制 备具有良好导电性和高对比度的汇流电极。这样,制作汇流电极至 少需要进行两次印刷、干燥工艺。
图1是现有技术的等离子显示器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 术的等离子显示器的前面板的构造示意图。
在前面玻璃基板5上,首先用离子溅射法全面形成ITO或SnO2膜,然后用光刻法形成厚度为约100纳米的ITO或SnO2透明电极 1。
在透明电极1上用丝网印刷或感光浆料感光刻蚀的方法形成厚 度为约几微米的汇流电极10与7。
在汇流电极10(7)上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形成一层10~30微米 厚的透明介质层8,再在透明介质层8上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形成 约0.6微米厚度的MgO保护层11。
成对的扫描、维持电极之间用丝网印刷或光刻的方法形成厚度 1~2微米的黑条9以提高显示图象对比度。黑条9与黑色汇流电极 10可以分别形成,也可以一次性获得。
另一方面,请参见图1,在后面玻璃基板6上面,先用印刷或 光刻的方法制成寻址电极2,然后印刷、烧结出厚度约20微米的白 色背板介质3,接着用喷砂、光刻或刻蚀的方法形成条状障壁结构 4,障壁之间分隔出了放电空间。
在图2中,由于所用黑色浆料的无机粉末用金属氧化物或碳黑 做着色剂,另外包含玻璃粉末,有时添加少量金属粉末,制得的黑 色层导电性很差,所以在汇流电极10上必须再制作一层导电性好 的汇流电极7,以保证汇流电极能够增强透明电极1的导电性。烧 结完毕,电极7将与透明电极1形成良好电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等离子显示器的同时具有 良好的着色性和导电性的黑色导电浆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化的等离子显示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等离子显示器前面板的黑 色导电浆料,包括无机粉末和常用于形成显示器面板电极的有机成 分,其中所述无机粉末由玻璃粉末和导电金属的粉末组成,所述金 属粉末的平均粒径在10至1000纳米的范围内,并且优选不超过 800nm、更优选不超过380纳米,并且当所述导电金属为银时,金 属粉末的粒径不低于14纳米。其中,基于金属粉末与玻璃粉组成 的无机粉末的总重量,所述金属粉末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95%。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器,包括前面板和 后面板,所述前面板上的汇流电极仅设置一层,所述汇流电极是由 制备自无机粉末和有机载体的黑色导电浆料形成,其中,所述无机 粉末由玻璃粉末和超细金属粉末组成,所述超细金属粉末的平均粒 径在10至1000纳米,并且优选不超过800nm、更优选不超过380 纳米。当所述导电金属为银时,金属粉末的粒径不低于14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3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器件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单层有机交叉点结构的电学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