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温氧化铁脱硫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4093.5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仁;刘振义;喻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48 | 分类号: | B01D5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铁 脱硫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温氧化铁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气体净化 及脱硫剂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锌脱硫剂广泛应用于合成氨、制氢、煤化工、石油炼制等 行业,以其脱硫精度高,使用简便,性能稳定可靠和硫容高等优点 而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氧化锌脱硫剂存在价格贵的缺点。
近年来铁氧化物作为中温脱硫剂的研究逐渐多起来,如在中国 专利文献CN1183996C中公开了一种氧化铁复合脱硫剂及其制备方 法,该脱硫剂由氧化铁、氧化锌和特殊助剂组成,其制备方法为将 硫酸亚铁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经中和、沉淀制得不溶性铁盐;铁 盐与锌盐及特殊助剂,经压片成型工艺制得该脱硫剂。该工艺在制 备过程中采用了锌盐,产品中氧化锌的含量占到5-30%,因此仍旧 存在原料价格贵,生产成本高的缺点。
中国专利文献CN101070491A中公开了一种常、低、中温脱硫 剂活性组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含Cl-离子的亚铁盐与碱性沉 淀剂反应生成中间相,后经氧化剂氧化而成γ-FeOOH,或在含SO42-的亚铁盐与碱性沉淀剂反应体系中添加含Cl-、含HPO42-等离子导晶 剂制备而成γ-FeOOH,然后将制备的γ-FeOOH经一定温度程序的加 热处理,即缓慢脱水过程制得纳米线状γ-Fe2O3,将其附着于大比 表面积的纤维状物质上可制成无定形耐温变常温脱硫剂和低温无 定形脱硫剂。将其添加一定量的结构性助剂和调变性助剂,经捏合、 挤条成型、烘干等工艺,可制成耐温变常温脱硫剂和中、低温高活 性成型脱硫剂。该工艺首先通过液相反应制备γ-FeOOH,γ-FeOOH 经一定温度程序的加热处理得到γ-Fe2O3,然后再添加一定量的结 构助剂和调变性助剂、经捏合、挤条成型、烘干等工艺,制得所述 中、低温高活性成型脱硫剂,因此该工艺方法存在工艺步骤多,费 时,操作繁琐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硫容高和脱硫 效果好的中温氧化铁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工艺简单、成 本低廉的制备中温氧化铁脱硫剂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中温氧化铁脱硫剂的制备方 法,将可溶性亚铁盐与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及粘结剂混合后捏合,经挤 条成型、在空气中晾干和焙烧,即得到所述中温氧化铁脱硫剂。在该 技术方案中,可溶性亚铁盐与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在捏合过程中发生化 学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在晾干过程中氢氧化亚铁首先被氧化成羟基 氧化铁,在焙烧过程中所述羟基氧化铁脱水分解,生成具有脱硫活性 的无定形氧化铁,该技术方案具有操作简单,适于大批量生产的优点。
一种中温氧化铁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可溶 性亚铁盐、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和水混合后捏合,在空气中晾干;ii. 在步骤i所得的产物中加入粘结剂和水,经捏合、挤条成型、在空气 中晾干和焙烧,即得到所述中温氧化铁脱硫剂。该技术方案中的反应 原理与第一个技术方案相同,其优点也为操作简单,适于大批量生产。
一种中温氧化铁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可溶 性亚铁盐、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和水混合后捏合,在空气中晾干;ii. 将可溶性亚铁盐、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和水混合后捏合,加入步骤i所 得的产物和粘结剂后,经继续捏合、挤条成型、在空气中晾干和焙烧, 即得到所述中温氧化铁脱硫剂。该技术方案与前一种技术方案相比, 产品强度有所提高。
一种中温氧化铁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分别将 可溶性亚铁盐、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加水搅拌,然后将亚铁盐溶液与碱 土金属氢氧化物浆液混合,搅拌,过滤,将所得到的滤饼在空气中晾 干;ii.分别将可溶性亚铁盐、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加水搅拌,然后将 亚铁盐溶液与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浆液混合,搅拌,过滤,在得到的滤 饼中加入步骤i所得到的产物,经继续捏合、挤条成型、在空气中晾 干和焙烧,即得到所述中温氧化铁脱硫剂。该技术方案得到与前三种 技术方案相比氧化铁含量更高的脱硫剂,从而使所制得的脱硫剂的硫 容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40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移动式笔记本电脑台底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水平调节装置的球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