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碳纳米管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其采用化学镀工艺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4304.5 | 申请日: | 200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4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肇研;段跃新;薛亚娟;孙莉莉;郑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C23C18/18;C23C18/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官汉增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纳米 电磁 屏蔽 材料 及其 采用 化学 工艺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采用化学镀工艺制备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列步骤:
第一步:基体材料的选取
基体材料为多壁碳纳米管;所述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30nm,长度为1~2μm;
第二步:对基体的前处理
(A)配制敏化处理液
敏化处理液由氯化亚锡(SnCl2·2H2O)、锡酸钠(Na2SnO3)、盐酸(HCl)和去离子水组成;
用量:50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25~50g的氯化亚锡(SnCl2·2H2O)、2~4g的锡酸钠(Na2SnO3)、90~110ml的盐酸(HCl);
(B)敏化工艺
将第一步骤选取的多壁碳纳米管加入敏化处理液中;
敏化条件:在35~50℃的敏化温度,功率500W的条件下,超声分散反应30~60min后,静止3~5min制得第一反应液;
将第一反应液进行抽滤获得第一产物;
抽滤条件:在室温条件下,调节抽滤真空仪器的真空度为-0.1MPa,抽滤时间10~20min后获得第一产物;
(C)配制活化处理液
活化处理液由氯化钯(PdCl2)、盐酸(HCl)和去离子水组成;
用量:50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0.2~0.5g的氯化钯(PdCl2)、40~60ml的盐酸(HCl);
(D)活化工艺
将第一产物加入活化处理液中;
活化条件:在35~50℃的活化温度,功率500W的条件下,超声分散反应30~60min后,静止3~5min制得第二反应液;
将第二反应液进行抽滤获得第二产物;
抽滤条件:在室温条件下,调节抽滤真空仪器的真空度为-0.1MPa,抽滤时间10~20min后获得第二产物;
将第二产物放入干燥箱中,在90~110℃的条件下干燥3~4h后,制得第三产物;
第三步:化学镀处理
(A)制化学镀液
化学镀液由柠檬酸三钠(Na3C6H5O7)、硫酸亚铁(FeSO4·7H2O)、硫酸钴(CoSO4·7H2O)、次亚磷酸钠(NaH2PO2)和去离子水组成;
用量:50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40~50g的柠檬酸三钠(Na3C6H5O7)、4~6g的硫酸亚铁(FeSO4·7H2O)、8~10g的硫酸钴(CoSO4·7H2O)、16~22g的次亚磷酸钠(NaH2PO2);
在化学镀液中添加氨水(NH3·H2O)调节所述化学镀液的pH=8.5,获得第三反应液;
(B)化学镀工艺
将制得的第三产物放入第三反应液中;
化学镀条件:在60~80℃的化学镀温度,功率500W的条件下,超声分散的条件下反应60~90min后,静止3~5min制得第四反应液;
将第四反应液进行抽滤获得第四产物;
抽滤条件:在室温条件下,调节抽滤真空仪器的真空度为-0.1MPa,抽滤时间10~20min后获得第四产物;
将第四产物放入干燥箱中,在90~110℃的条件下干燥3~4h后,制得第五产物,即在碳纳米管上制得含有金属铁钴的电磁屏蔽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敏化过程中采用抽滤是将第一反应液中的Sn2+、Na+、Cl-和H+除去,从而得到第一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43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