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制备高分子复合材料多层板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4399.0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6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建宁 |
主分类号: | B29C70/70 | 分类号: | B29C70/70;B29K101/00;B29K705/00;B29K709/08;B29L7/00;B29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 畅;任凤华 |
地址: | 2644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制备 高分子 复合材料 多层 板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制备高分子复合材料多层板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将高分子材料与其它材料复合,或者将高分子材料之间互相复合,制备出的高 分子板材,不仅大大提高了其强度,改善其性能,而且可以拓展其应用领域。目前, 制备高分子板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流延和熔融压延的方法。其中,流延的方法由 于大量使用溶剂,从而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严重危害生产工人的人身健康,而且造成 大量污染。而熔融压延的方法,目前国内主要通过多步的方法,分别通过不连续的 多个步骤,最终得到复合板材,因而生产效率低下。如在当前PVC复合板材的制 备过程中,广泛使用升温、降温压制等工艺多次反复制备复合层压板,尽管工艺流 程长,能量消耗大,目前仍是国内普遍采用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多层板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多层板材按照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各步 骤之间是不间断的:
1)用下述a)、b)或c)的材料压制成芯层;其中,所述a)为树脂和网格布, 所述b)为树脂、发泡剂、加工助剂和网格布;所述c)为无纺布;
2)芯层以一定的速率前进,在前进过程中,在所述芯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 别或同时包覆、压延树脂和网格布或多次交替包覆、压延树脂和网格布,得到所述 的多层板材;所述的包覆、压延树脂或铺设网格布通过一个连续过程完成;即以一 定牵引速率牵引芯层或多层板材前进,在前进过程中直接先包覆网格布或树脂,然 后压延树脂或网格布;或者多次重复包覆、压延过程,得到所述的多层板材;最后 裁减得到成品。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包覆树脂的条件为:树脂处于流动态,温度高于其熔 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但低于其分解、升华或气化的温度。
当所述芯层由树脂和网格布制成,所述芯层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将熔融状 态的树脂制成层,然后在所述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压延经过拉伸处理的网格布,制 成芯层。其中,制备芯层过程中所述压延的温度为20-200℃,压力为0.1-300kg/cm2; 所述拉伸处理的拉伸比为0.1%-15%。然后在制得芯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包覆、压 延树脂,得到多层板材,其中,制备皮层过程中,所述包覆的温度为150-220℃, 所述压延的温度为20-200℃,压力为0.1-300kg/cm2。
当所述芯层由树脂、发泡剂、加工助剂和网格布制成,所述芯层按照下述方法 进行制备:将发泡剂、加工助剂和树脂加工成发泡树脂,然后将所述发泡树脂挤压 制成层,接着在所述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压延经过拉伸处理的网格布,制成芯层。 其中,所述发泡剂的质量与所述树脂的质量比小于等于1∶20;所述发泡剂可为下 述9种发泡剂中的任一种: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改性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戊烷 发泡剂、环戊烷发泡剂、对甲苯磺酰肼、苯磺酰肼、对甲苯磺酰氨基脲、对甲苯磺 酰丙酮腙和4,4’氧代双苯磺酰肼,所述拉伸处理的拉伸比为0.1%-15%,优选为4%。 然后在制得芯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包覆、压延树脂,得到多层板材,其中,制备皮 层过程中,所述包覆的温度为160-180℃,所述压延的温度为20-200℃,压力为 0.1-300kg/cm2。
本发明中所述网格布的孔径大于0mm,小于500mm;所述网格布为玻璃丝 网格布和金属网格布中至少一种;所述玻璃丝网格布由下述6种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制成:玻璃、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镁和氧化铁;所述金属网格布由铁、 钢、铝、钛和钨中的一种制成或任意几种的合金制成。
本发明中所述树脂可为聚酯(PET)、聚乙烯(PE)、聚乙烯/聚丙烯合金(PE/PP)、 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 和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高分子复合材料多层板材的方法简便易行,生产效率高, 无溶剂污染;不仅可以生产多种高分子复合层压板,而且可以实现层压板的连续加 工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是以废旧高分子材料作为原料,既降低了成本、 保护了环境,又实现了原料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建宁,未经孙建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4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