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生物除磷与侧路化学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4664.5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1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增;张宝林;王发珍;陈长松;侯霖霁;文嘉;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10008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生物 化学 污水处理 系统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具有生物除磷与侧路化学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脱氮除磷子系统和侧路除磷子系统,其中,所述脱氮除磷子系统由厌氧池(1)、缺氧池(2)、曝气池(3)、沉淀池(4)、污泥回流池(5)和污泥回流泵(6)依次连接而成,其中,所述污泥回流池(5)的出水口通过污泥回流泵(6)经管路回连至所述厌氧池(1)的污水进水口;
所述侧路除磷子系统由混合池(11)、厌氧释磷沉淀池(10)、混合反应池(9)和第二沉淀池(8)依次连接而成;
所述脱氮除磷子系统的污泥回流池(5)的出水口通过污泥回流泵(6)与所述混合池(11)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脱氮除磷子系统还包括:所述曝气池(3)的出水管通过混合液回流管(12)连接至厌氧池(1)的污水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除磷子系统的沉淀池(4)上设有好水出水口(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路除磷子系统还包括:
回流井(7),其上设有进水口与排水口,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沉淀池(8)排水口及厌氧释磷沉淀池(10)的污泥排出口连通,所述的排水口通过管路回连至所述脱氮除磷子系统的厌氧池(1)的污水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井(7)通过管路与厌氧释磷沉淀池(10)的剩余污泥出口(E)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路除磷子系统的混合池(11)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为所述脱氮除磷子系统的厌氧池(1)提供污水的污水供应管(A)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路除磷子系统的混合反应池(9)的进水口上设有除磷剂加入口(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路除磷子系统的第二沉淀池(8)底部设有用于排出含磷化学污泥的污泥排出口(F)。
8.一种具有生物除磷与侧路化学除磷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使处理的污水进入该系统的脱氮除磷子系统进行处理,在厌氧池内进行生物释磷,在缺氧池内进行反硝化脱氮去除部分有机物,缺氧池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曝气池内进行连续曝气、并在好氧状态下进行硝化反应及有机物降解,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后作为好水排出,含磷浓度较高的污泥混合液排入污泥回流池后经污泥回流泵送入侧路除磷子系统;
在侧路除磷子系统的混合池内对所述污泥回流池排出的污泥混合液与污水供水管提供的部分污水进行混合,使混合液中存在的硝态氮在缺氧状态的混合池中进行反硝化,同时使含有有机碳源的原水与高含磷生物污泥在混合池内充分混合,混合池混合后的污泥排入厌氧释磷沉淀池进行磷的释放,得到含磷上清液及释磷污泥,所述释磷污泥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一部分回流至脱氮除磷子系统重新摄磷;所述含磷上清液进入混合反应池内与加入的除磷剂充分混合反应,排入第二沉淀池内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的上清液循环回流再次处理,第二沉淀池分离出的化学污泥作为磷化工的原材料进行回收利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出的上清液循环回流再次处理包括:
将第二沉淀池内分离出的上清液与厌氧释磷池底部的一部分释磷污泥通过回流井回流至脱氮除磷子系统的厌氧池、缺氧池内再次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46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轨道车辆的固定行驶道路的混凝土预制件
- 下一篇:支承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