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组毒理学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5220.3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4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江桂斌;杨为进;史建波;时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5/02 | 分类号: | G01N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组 毒理学 分析 | ||
1.一种成组毒理学分析仪,其特征是,由组分分离模块、组分收集模块、自动机 械臂、溶液处理平台、化合物测定模块、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六大模块组成;组分分 离模块由高压泵、制备色谱柱、分析色谱柱、定量阀、切换阀组成,主要完成多种化 合物的分离;组分分离模块和组分收集模块之间通过聚四氟乙烯管连接,组分收集模 块收集的组分溶液通过机械臂转移至溶液处理平台进行点样,化合物测定模块由三重 四级杆串联质谱检测器和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组成,通过色谱PEEK管与组分分离模 块连接,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检测器和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之间通过分流阀连接,溶 液按照一定比例分别进入两个检测器;组分分离模块、组分收集模块、自动机械臂、 溶液处理平台和化合物测定模块均由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系统按照预定的 程序自动完成各项操作,所得到的数据由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进行记录和处理。
2.按照权利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采用的试管架,长12.8cm,宽8.6cm,内 置10mL的试管对分离模块分离的组分溶液进行收集。
3.按照权利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组分收集模块、自动机械臂和溶液处理平 台置于超净工作台中,保持无菌的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52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