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显示屏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5410.5 | 申请日: | 200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5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曹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17/04 | 分类号: | H01J17/04;H01J17/4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 |
地址: | 100085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屏。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交流气体放电等离子显示屏(PDP)均采用表面放电型结构,包括一个前基板及与之封接在一起的后基板。其中,前基板上配置有透明电极(ITO)和银电极,透明电极和银电极构成放电电极,放电电极包括维持放电电极X和扫描放电电极Y,在放电电极的表面覆盖有一层介质层,介质层上覆盖一层介质保护层。后基板上配置有与放电电极相互垂直的寻址电极,寻址电极上覆盖一层介质层,介质层上配置有与其寻址电极平行的条状障壁,且在条状障壁的底部覆盖有荧光粉层,前后基板用低熔点玻璃粉封接在一起,并且在其间充有氖(Ne)、氦(He)、氙(Xe)等的混合放电气体。
图1-1,1-2示出了传统PDP显示屏的前基板上的X、Y电极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前板,也称上基板。即,人眼直接看到的这一面。是特制的玻璃板.,在该玻璃上用磁控溅射等方法,形成有一层ITO(氧化铟锡)薄膜。在ITO薄膜上用刻蚀的方法形成ITO电极(图1-2中的01,即图1-1中的放电电极);在ITO电极上用光刻的方法形成银电极(图1-2中的02);之后在电极上的全部平面上用印刷方法形成一层介质层(图1-2中的03);最后,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在介质层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镁层。至此传统PDP上基板工艺完成。下基板,也称后板,在PDP中人眼看不到的一面。在特制的玻璃板上用光刻的方法,形成ADD电极(寻址电极),之后在ADD电极上的全部平面上用印刷方法形成一层介质层;用喷砂方法,形成障壁,再用印刷法或其他方法分别把红绿蓝荧光粉添充到障壁上。最后,在下板四周涂覆低融点玻璃粉,至此PDP下基板工艺完成。
上下玻璃基板制作完成后,对合在一起,进行封接排气工艺后充工作气体、老炼等,完成全部工艺。
PDP是根据低气压气体放电原理研制的,利用气体放电的主要发光区有负辉区和正柱区,而功率消耗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区域,正柱区和负辉区的光子转化效率差别相当大,一般而言,正柱区的光子转化效率很高,而负辉区的光子转化效率较低。气体放电时,以上区域不一定全部出现,电极间距离逐渐缩短时,正柱区也逐渐缩短,最后消失。表面放电型交流(AC)PDP分辨率的提高,意味着放电电极间距的缩小,光效降低。
通常,PDP显示屏的前基板的显示电极由维持放电电极X和扫描放电电极Y组成(后文简称X、Y电极),X、Y电极分别由透明电极(ITO)和银电极组成。透明电极的透过率高,但导电率较低,所以要在透明电极上再加银电极来增加导电率,X、Y电极的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0μm,若超过该距离,点亮屏需要较高的电压,容易造成屏的击穿。所以,要提高PDP屏的光效,在PDP中通过加大放电间隙,采用正柱放电是提高PDP发光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等离子显示屏,以提高等离子显示屏的亮度及光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屏,包括前基板。其中,前基板上除了设置有维持放电电极和扫描放电电极外还设置有位于维持放电电极和扫描放电电极之间、与维持放电电极和扫描放电电极处于前基板的同一表面上、且不与任何电源相联的浮动电极,其中,维持放电电极、扫描放电电极、以及浮动电极的电阻值均小于45欧姆。
其中,浮动电极与维持放电电极之间的距离等于浮动电极与扫描放电电极之间的距离。浮动电极的厚度介于15μm至30μm之间。浮动电极的宽度介于100μm至350μm之间。浮动电极的电阻介于20欧姆至70欧姆之间。
其中,维持放电电极和扫描放电电极均仅由银电极组成,其中,组成维持放电电极的银电极的电阻值与组成扫描放电电极的银电极的电阻值相等或不等。
其中,浮动电极仅由银电极组成,其中,组成浮动电极的银电极的电阻值与组成维持放电电极和/或扫描放电电极的银电极的电阻值相等或不等。其中,浮动电极可以是中空的。
本发明通过采用浮动电极的结构,可以增加维持放电电极和扫描放电电极之间的间距,使放电出现正柱区,从而提高等离子显示屏的亮度及光效。另外,由于本发明省去了透明电极(ITO),所以不仅节省ITO材料,同时减少了透明电极的制作工艺步骤,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1是传统PDP显示屏的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5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