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电解铝用炭素糊料混捏温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5451.4 | 申请日: | 200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斌;罗英涛;刘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4 | 分类号: | G01N25/04;G01N11/00;C25C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100082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电解铝 炭素 糊料 温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电解铝用炭素糊料混捏温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混捏就是固体炭质物料与煤沥青粘结剂一起,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和混合成为可塑性糊料的工序。混捏的目的是使各种不同粒级的骨料均匀地混合,使熔化的沥青浸润、分布在炭颗粒表面,并渗入焦炭孔隙内部,形成具有塑性的糊料,利于成型。混捏温度是影响混捏效果的主要因素。糊料的最佳混捏温度应根据沥青软化点、沥青中的主要组分甲苯不溶物、喹啉不溶物以及沥青的流变性来确定,即根据沥青流变性与软化点的关系曲线、流变性与沥青主要组分甲苯不溶物、喹啉不溶物的关系来确定。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混捏温度是通过沥青的软化点确定,一般最佳混捏温度范围都选择高于软化点50~80℃,这种方法显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科学依据,只是凭借人工生产经验确定。混捏温度对炭素材料影响很大,主要是由于混捏温度过低,煤沥青粘度大,浸润效果差,混捏不均匀,不能使炭质材料和沥青很好均匀混合,糊料塑性性差,导致碳素材料在焙烧过程中出现裂纹。混捏温度过高,煤沥青粘度小,浸润效果好,但是沥青的性能会发生变化,轻质组分分解挥发,本分组分发生缩聚反应,分布在骨料表面的沥青有可能受到空气的氧化,使糊料塑性变差,成型性能差,成品率降低。所以混捏温度在炭素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得沥青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够很好的渗透到骨料的孔隙中,糊料塑性好,有利于混捏成型,提高炭素制品的质量的铝用炭素糊料混捏温度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确定电解铝用炭素糊料混捏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捏炭素糊料时,控制加入的沥青软化点为90-120℃,甲苯不容物为25%-35%,喹啉不容物为6%-15%;通过测定其沥青的流变性,最终确定出糊料的混捏温度范围150~200℃。
本发明的方法,混捏配料时,通过分析沥青软化点、沥青中的主要组分甲苯不溶物、喹啉不溶物以及沥青的流变性,研究找到沥青流变性与软化点的关系曲线、流变性与沥青主要组分甲苯不溶物、喹啉不溶物的关系来确定最佳的粘度范围,进而确定出糊料的最佳混捏温度,保证沥青对炭素骨料很好浸润效果,提高炭素糊料的塑性,以利于混捏成型,提高炭素制品质量,增加炭素成品率的目的。当沥青控制软化点为90-120℃,甲苯不容物为25%-35%,喹啉不容物为6%-15%,这样的沥青粘度在285-700厘泊,炭素糊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糊料的塑性较强,混捏效果较好,糊料的最佳混捏温度范围为150~200℃。
本发明的方法,通分析煤沥青的软化点、沥青中的主要组分甲苯不溶物、喹啉不溶物以及煤沥青的流变性,研究找到煤沥青流变性与软化点的关系、流变性与沥青主要组分甲苯不溶物、喹啉不溶物的关系,确定出最佳的粘度范围,进而确定出糊料的最佳混捏温度。使沥青在达到一定的粘度,使得沥青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够很好的渗透到骨料的孔隙中,糊料塑性好,有利于混捏成型,提高炭素制品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确定电解铝用炭素糊料混捏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捏炭素糊料配料时,控制加入的沥青的软化点为90-120℃,甲苯不容物为25%-35%,喹啉不容物为6%-15%;测定其沥青的流变性,最终确定出糊料的混捏温度范围150~200℃。
实施例1
沥青软化点113℃,甲苯不容物30.5%,喹啉不容物9.58%,沥青粘度在296~660厘泊,糊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糊料的塑性较强,混捏效果较好,糊料的最佳混捏温度范围为185~190℃。
实施例2
沥青软化点114℃,甲苯不容物32.5,喹啉不容物14.7%,沥青粘度在340~570厘泊,糊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糊料的塑性较强,混捏效果较好,糊料的最佳混捏温度范围为190~200℃。
实施例3
沥青软化点108℃,甲苯不容物23.8,喹啉不容物6.4%,沥青粘度在285~670厘泊,糊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糊料的塑性较强,混捏效果较好,糊料的最佳混捏温度范围为175~185℃。
实施例4
沥青软化点90℃,甲苯不容物15.8,喹啉不容物8.7%,沥青粘度在300~700厘泊,糊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糊料的塑性较强,混捏效果较好,糊料的最佳混捏温度范围为150~160℃。
实施例5
沥青软化点117℃,甲苯不容物33.2,喹啉不容物13.7%,沥青粘度在296~655厘泊,糊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糊料的塑性较强,混捏效果较好,糊料的最佳混捏温度范围为185~1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5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