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吸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5692.9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2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满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A61M16/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10007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吸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吸收系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 中用于吸收麻醉气体的气体吸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手术室中使用麻醉机时,由于从麻醉机废气端排出的气体含 有麻醉废气,因而如果直接排放到手术室的话,会对手术室的空气 造成污染,进而对医护人员以及病人造成危害。然而,采用现有技 术中的麻醉气体吸收装置,经常会因为结构不合理或其他原因而容 易出现故障,造成系统内的压力变化太大,从而影响病人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 体吸收系统,该系统尤其适用于吸收麻醉机排出的麻醉废气,并且 该系统结构合理,能够吸收手术过程中各种情况下所排出的麻醉废 气,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麻醉废气对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危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吸收系统,所述气体 的密度大于空气,所述吸收系统包括:进气管;气容部分,气体通 过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气容部分中;以及负压排气管,利用负压将 所述气容部分中的气体排出至外部装置,其中,所述气容部分包括 第一室,所述第一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气孔,用于排出所述气容部分 中的气体或使外部空气进入所述气容部分。且优选地,所述气孔设 置在所述第一室的上部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气容部分还包括第二室,所述第二室容纳在所述 第一室中并通过敞开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室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穿过 所述第二室的侧壁,以将气体引导入所述第二室中,并且所述负压 排气管与所述第二室的顶部流体相通,以使所述气容部分中的气体 通过所述顶部从所述负压排气管排出。且优选地,所述气孔设置在 所述第一室的下部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吸收系统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介于 所述气容部分与所述负压排气管之间,用于控制从所述负压排气管 排出的气体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吸收系统还包括浮子,所述浮子介于所述 气容部分与所述节流阀之间,通过所述浮子的上下浮动来判断进入 所述进气管的气体流量与从所述负压排气管排出的气体流量之间 的大小关系,以便于调节所述节流阀并进而控制从所述负压排气管 排出的气体流量。
优选地,所述浮子容纳在浮子室中,所述浮子室由透明材料制 成且气密性地连接于所述气容部分。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面向所述第一室的底部,以将来 自所述进气管的气体朝向所述底部引导。
优选地,所述第二室向下延伸靠近所述第一室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室的敞开的底部距离所述第一室的底部 20-30mm。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吸收系统能够降低系统内的压力变化,既有 效避免系统内部的气体直接排入空气中而对病人和医护人员造成 危害,又能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减小系统内的压力变化,从而最大限 度地防止影响病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 征和其它优点将得以更好地理解,其中,采用相似参考标号表示相 似元件并且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麻醉废气吸收系统的截面图,其中 示出了麻醉废气从进气管进入到气容部分内的流动路径;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麻醉废气吸收系统的另一截面图, 其中示出了正常情况下气容部分内的麻醉废气通过负压排气管排 出至外部装置的流动路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麻醉废气吸收系统的另一截面图, 其中示出了当来自进气管的废气入流量大于从负压排气管排出的 废气出流量(一种意外情况)时,气容部分内的麻醉废气的流动路 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麻醉废气吸收系统的另一截面图, 其中示出了当从负压排气管排出的废气出流量大于来自进气管的 废气入流量(另一意外情况)时,气容部分内的麻醉废气的流动路 径;以及
图5以分解图的形式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麻醉废气吸 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以医学手术中经常使用的麻醉废气吸收系统为 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很多不同形式实施, 不应被理解为仅限于这里所呈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了这些实施 例,使得本公开全面而完整,并全面地将本发明的范围传达给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56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七肥料
- 下一篇:一种长效缓释N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