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长骨骨折的鱼鳞牵引夹板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6254.4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7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蒋均远;王业旺;方礼明;胡磊;黄楠;刘文勇;于兵;王君臣;徐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A61F5/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长骨 骨折 鱼鳞 牵引 夹板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骨折的夹板用具,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用于长骨骨折的鱼鳞牵引夹板固定装置,该装置能够对骨折的长骨完成牵引和固定。
背景技术
长骨骨折是常见的骨科创伤疾病,其治疗方法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牵引复位和固定。医生通常是采用徒手的方法,对折骨进行人工牵引,并将之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然后利用固定材料将复位后的折骨进行固定。由于在牵引过程中,医生没有器械装置辅助,所以全凭人工来完成折骨的牵引和复位,这个环节增加了医生很大的劳动量,对医生的经验和技巧的要求也很高。同时,由于没有器械装置将牵引和固定两个环节连接起来,经常发生复位后的折骨,在固定过程中又移位了,影响了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牵引复位环节中医生徒手复位劳动量大、牵引后的折骨在固定过程中发生移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牵引复位环节辅助医生完成牵引复位,并在固定过程中,确保复位后的折骨不发生移位并将折骨固定的装置。
本发明的用于长骨骨折的鱼鳞牵引夹板固定装置,包括有A支板、B支板、牵引脚板组件、固定架组件、多个结构相同的夹板、多条结构相同绑带、多块结构相同的粘板;粘板安装在夹板、或支板的背面,绑带的连接柱端穿过粘板安装在夹板、或支板上。第一组夹板组与第二组夹板组分别可绕铆钉进行可折叠。
A夹板、B夹板、C夹板和D夹板的顺次搭接构成第一组夹板组;
E夹板、F夹板、G夹板和H夹板的顺次搭接构成第二组夹板组;
固定架组件的连接板安装在第一组夹板组与第二组夹板组之间,且A卡件与A卡口卡合在E夹板的上下,B卡件与B卡口卡合在A夹板的上下;
A夹板的B连接端的背面设有V粘板、X粘板;A夹板的上下端面分别开有A凹形齿、B凹形齿;A夹板的A连接端设有G通孔、A中心通孔、H通孔;A中心通孔内放置铰轴,用于实现A夹板与B夹板之间的活动连接;A夹板的B连接端设有I通孔、B中心通孔、J通孔;B中心通孔内放置铰轴,用于实现B夹板与C夹板之间的活动连接;
在A支板的弧形正面的连接端设有中心通孔、A通孔、B通孔;在A支板的弧形正面的凸缘端设有C通孔、D通孔;在A支板的弧形背面的A通孔处连接有I粘板,B通孔处连接有T粘板,C通孔处连接有J粘板,D通孔处连接有U粘板;E绑带的连接柱端穿过U粘板、D通孔后固定连接在A支板的弧形背面上,E绑带的另一端粘接在E粘板上;
牵引脚板组件包括有脚托、牵引柱,脚托的连接板上设有E通孔、F通孔,脚托的背面E通孔处安装有W粘板,F通孔处安装有K粘板;牵引柱的中心设有螺纹孔,牵引柱的连接盘与脚托的背面连接;
固定架组件包括有固定座、A卡件、B卡件、调节螺杆,固定座的套筒中心开有套孔,且套筒端部开有锁孔,固定座的连接板的上端面上开有长凹槽,固定座的连接板下端设有A卡口、B卡口;套孔用于放置牵引柱,牵引柱的螺纹孔中放置螺纹杆;调节螺杆的凹环卡合在固定座的连接板的中心圆孔内,且调节螺杆的螺纹杆置于牵引柱的螺纹孔中,调节螺杆的手轮置于固定座的连接板外侧。
本发明的用于长骨骨折的鱼鳞牵引夹板固定装置的优点在于:1)该装置是一种折叠式的夹板,能够折叠在一起,减小体积,方便移动。2)该装置具有牵引功能,能够减轻医生的劳动量。3)该装置可以改变长短尺寸,可以用于手臂、股骨和小腿等部位。4)该装置可以作为一个夹板,用来固定折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鱼鳞牵引夹板固定装置的使用时的状态结构图。
图1A是图1的A向视图。
图2是牵引脚托组件与固定架组件的装配图。
图2A是图2的后视图。
图2B是牵引脚托组件的后视图。
图2C是固定座的结构图。
图2D是调节螺杆的结构图。
图2E是固定座与调节螺杆的装配图。
图3是A支板的结构图。
图3A是A支板后视图。
图4是A夹板的结构图。
图4A是A夹板后视图。
图5是B夹板的结构图。
图5A是B夹板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6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量可调式毛笔
- 下一篇:一种多轴驱动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