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垂直地震剖面不同类型地震波场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6710.5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彬;侯爱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天语 |
地址: | 100011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 垂直 地震 剖面 不同类型 地震波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技术,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二维垂直地震剖面不 同类型地震波场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二维垂直地震剖面(Walk-away VSP)勘探数据中,VSP资料处理通常 包括初至拾取、速度反演、波场分离、成像等。由于在原始VSP数据中, 不同波场相互重叠在一起,因此,将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场进行分离是VSP 数据处理的一项基本任务,波场分离的效果直接影响最终成果的可靠性和 效果。
常规VSP(零偏VSP,非零偏VSP)处理中常用的波场分离手段主要有 中值滤波、F-K滤波、tau-p变换等技术,在共炮点道集中进行应用。
中值滤波是非线性多道滤波方法。应用中值滤波进行VSP数据的波场 分离,要求目标波场能够按照波至时间进行准确排齐。排齐的精度对波场 分离效果影响严重,这要求能够对目标波场的波至时间进行准确测定。另 一方面,它也要求参与处理的各信号道的波形应该一致。如果波形不一致, 即使波至时间对准,其相位也不会相同,中值滤波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F-K滤波是依据不同波场在视速度上的差异进行波场分离的多道方法。 F-K滤波要求数据的空间采样间隔足够小,并且是等间隔采样。若空间采样 间隔不足够小,将产生假频问题。F-K滤波还存在Rieber混合问题,即数 据经F-K滤波后的空间混合效应。空间混合效应使信号波形发生畸变,并 模糊了VSP同相轴的端点位置,这为后续解释带来困难。不同波场间的视 速度差异越小,在进行波场分离时这种空间混合效应越严重。
tau-p变换同样是依据不同波场间在视速度上的差异进行波场分离的 多道方法。但有限空间数据的tau-p变换结果会出现波场能量延伸现象(即 所谓的端点效应),降低了对不同波场的分辨效果,使得反变换后的不同 波场相互干扰。随着参与处理道数的减少(即数据空间的减小),这种影 响会更加严重。
由于Walkaway VSP数据采集方式的特殊性,上述这些常规VSP处理中 一般比较有效的方法并不能直接套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受井下接收器 级数的限制,数据观测井段小,其在共炮点道集中的道数较少,现有的一 些波场分离方法由于边界效应的影响不太适用;另一方面由于Walkaway VSP 是多井源距VSP,炮点到井口的距离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使得在共接收点道 集中波阻特征变化明显(与中值滤波关于波形一致的假设相矛盾),并且不 同波场间的视速度差异并不明显(会加重F-K滤波的空间混合效应),制约 着这些常规波场分离手段的应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地震数据波场分离效果,准确提供层位、 构造等信息的二维垂直地震剖面不同类型地震波场分离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具体实施步骤是:
1)沿炮线方向不同位置人工激发地震波,在井中放置地震波接收器串 接收地震波场信号,再由电缆传到地面记录仪器记录三分量walkaway VSP 地震波波场;
2)在地震波波场数据上拾取不同接收点处的波场初至时间;
3)采用通常的方法将波场初至时间反演层速度,建立参考层速度模型;
4)依据振幅强弱,按先下行波、后上行波,先纵波,后转换波的顺序 依次进行不同类型地震波场的分离,确定进行分离的波场的类型;
5)在地理坐标系下将数据转换到射线坐标系统中;
步骤5)所述的转换是依据参考速度模型进行射线追踪,确定目标波场 的偏振方向;
以上所述的目标波场是预分离出的波场。
6)利用步骤5的结果,对空间窗中的数据依据下式进行从时间-深度- 井源距域(t-z-x)到时间截距-垂直慢度-水平慢度域(τ-p-q)的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6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