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轴向喷射口多区间分流的卷烟过滤嘴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6734.0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7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业安;徐之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业安;徐之瑜 |
主分类号: | A24F7/04 | 分类号: | A24F7/04;A24D3/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201103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喷射 区间 分流 卷烟 过滤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一带轴向喷射口多区间分流的烟嘴,涉及卷烟过滤嘴技术领域,是一种采用流体射流增压技术滤除卷烟烟雾中的烟焦油及其他粒相物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烟草工业堪称全世界最古老的产业,但却是最赚钱的工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卷烟是一次性消费的,一支卷烟烧完为止,不可再生,消耗了还要再去买,于是一个轮子滚起来了,就不会停下来,它的历史可追述到五百多年前,五百年来,凡是涉及人类衣食住行及其延伸出来的行业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大部分行业的科技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惟独烟草工业在技术上的进步乏善可陈,特别在最敏感的课题去除烟焦油危害上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唯一可以称的上改进的也就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在卷烟尾部添加了一段化纤过滤嘴,意在阻隔部分烟焦油的释放,这一技术沿用至今,已将有半个世纪了,但是化纤过滤嘴的去除焦油效果并不显著,以至于在中国的国标中也无法对其过滤烟焦油的功效确定定量的指标。
烟民对卷烟的认识,事实上与五百年前无多大差别,相当一部分烟民至今还是以刺激性强,有呛人感觉,烧喉咙为嗜烟的乐趣,但是随历史的进程科技的普及,对烟焦油的危害性逐渐被渐渐多起来的人所认同,因此,卷烟工业生产的卷烟也逐渐趋“淡”,文革中曾经销路不错的“阿尔巴尼亚香烟”及文革后一种模仿外烟味的“醒宝牌”香烟早已退出市场就是一个证明,实际上烟民并不知道卷烟在生产环节中的种种技术指标,烟草行业在技术质量评价测试中有两项指标是值得重视的,一个是刺激性,一个是杂气,这两项指标均为感官指标,有评烟师来评判,只要是卷烟,这两项指标就是迈不过去的两道坎,是卷烟无法根除的两大难题,而这两项指标与烟焦油的释放是密不可分的,要在卷烟原材料上动脑筋显然已经不现实,理论上讲大量地去除烟叶上的焦油量不是办不到的,但是往往会带来烟碱(即尼古丁)的损失,没有尼古丁,卷烟实际上就不是卷烟了,烟民就没有烟瘾了,这等于是卷烟自己消灭了自己,也是烟草公司所不愿看到的。一个是刺激性,一个杂气,如前所述,都离不开烟焦油,问题是这两项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动态的,为什么这样讲?烟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吸一支烟往往是刚点燃的时候第一口烟口感最好,接下来,越是往后面吸烟气就越呛人,刺激性就越强,杂气也越多,感觉上烟味已经变了,什么原因?这就是下面要揭示的烟焦油叠加浓缩动态释放的现象。
不论什么牌子的卷烟,都由烟杆和化纤过滤嘴组合而成,正如化纤过滤嘴有一定的过滤阻隔作用一样,长长的烟杆自身对燃烧中的烟头所产生的烟雾也有过滤和阻隔的作用,不妨把一支卷烟从长度上成分N等份,在点燃第一段抽吸时,第二段到第N段实际也在过滤、截留、阻隔第一段烟杆燃烧时产生的焦油和粒相物;当烟杆燃烧到第二段的时候第二段的烟丝固然会产生焦油和粒相物,但不要忘记,同时燃烧的还有第一段烟杆燃烧时被第二段烟杆截留下来的焦油和粒相物;注意,这次燃烧的焦油和粒相物是被第二次燃烧了;第三段烟杆燃烧除自身烟丝燃烧外,同时又将被其截留过滤的第一段、第二段焦油和粒相物第三次燃烧。依次类推,烟焦油和粒相物就是这样被多次地截留,又多次被燃烧,燃烧一次就浓缩一次,烟民吸到口中的烟气中有被燃烧过一次的焦油,但绝大部分是被第二次第三次……第(N-1)次燃烧的焦油和粒相物,越吸到后面,越刺激越呛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需要指出,多燃烧一次,就多浓缩一次,焦油的释放就是这样一个叠加浓缩动态释放的过程,由此也可以看出,静态的测定是多么的不科学,这一点,我们称为“叠加浓缩动态释放”现象。五百多年来,卷烟永远是一根长长的烟杆,现今加了一段化纤过滤嘴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有文献资料披露的数据,纤维之间的间隙难以截留直径小于0.1微米(万分之1毫米)至1纳米(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细小固体状物质形成的烟雾,加之化纤自身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成千上万个细小纤维在抽烟过程中逸出,吸入肺中,类似塑料饭盒1000年都不会降解,形成新的污染,同时化纤过滤嘴也不能解决烟焦油叠加浓缩动态释放过程中造成的烟气刺激性逐步加大的问题。
长长的烟杆加了一段化纤过滤嘴,这是卷烟永远也无法改变的物理形态,并且已形成固定的产业链,要解决刺激性、杂气,解决越吸越刺激越吸越呛人的任务势必落在二次过滤装置的肩上,就是说,须有一个装置,这一装置要有效地过滤焦油,且对叠加浓缩的动态释放现象进行有效遏制,这就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业安;徐之瑜,未经徐业安;徐之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6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