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蒸发冷却技术的变压器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7621.2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9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强;牛文豪;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F27/18 | 分类号: | H01F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关 玲;成金玉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蒸发 冷却 技术 变压器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蒸发冷却技术发生相变换热的变压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变压器的冷却系统,一般有自然油循环空冷系统、强迫油循环风冷系统、强迫油循环水冷系统等。前一种只适用于单机小容量的情况,随着变压器单机容量的不断增长,其冷却方式越来越依靠于后两种。但是无论自然油循环空冷系统、强迫油循环风冷系统、强迫油循环水冷系统,都有其固有的缺陷和问题。
自然油循环空冷系统采用自然循环空气作为变压器油的换热介质,使用片式散热器作为冷却器,造价低,工艺简单,免维护,无噪音,是受用户青睐的主要优点。但是油自然循环和空气自然循环的传热系数都非常低,整个系统传热系数约在10W/m2K以下,散热效果不好,导致要求极大的散热面积,整个冷却系统体积大,尤其在城市电网中挤占了宝贵的用地面积。而且由于散热能力较低,无法满足更大容量变压器的冷却需求。
强迫油循环风冷系统使用风机对冷却器吹风,采用强对流循环空气作为变压器油的换热介质,空气侧传热系数可达到15~75W/m2K;变压器油侧增设油泵,通过提高油流速度增强变压器油的传热系数,提升了系统的冷却容量。其缺点是:由于增设风机,风机运行所引起的噪声污染问题不可忽视,尤其在城网改造或居民区变电站中,风机噪声污染成为环境问题。为减少噪声污染,一般把风冷却器安装在地下室内。由于地下室空间狭小,影响风机散热,进一步限制了风机功率。另一方面,风机的增多,其故障率和维护费用也随之升级。
强迫油循环水冷系统采用水作为变压器油的换热介质,使用水冷却器,变压器油侧和水侧都加泵强迫循环,整机传热系数可达几十到上百W/m2K,较大提高了冷却容量。但是水冷系统的缺点是一方面造价昂贵,另一方面城市取水受到限制,且水费较贵,运行费用较高;若使用循环水,冷却器内又易产生水垢,影响冷却效果。更为致命的是,如果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水冷冷却器泄漏,冷却用水泄漏到变压器油侧并与变压器油混合,极易引起绝缘事故,严重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目前,在国内外所进行的工作中,有许多使用液体或气体介质进行冷却的变压器冷却系统,但都是采用比热换热的原理,没有发生液态与气态间的相变换热,因此冷却效率不高,且运行中有各种缺陷如噪声、占地面积、安全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冷却效果的缺陷,提出一种使用液体介质相变换热的蒸发冷却技术的变压器冷却系统,提高变压器的冷却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本发明由变压器油箱、进油管路、出油管路、蒸发液换热器、出气管路、二次冷却器、回液管路等组成。
本发明主要由变压器油箱、蒸发液换热器、二次冷却器等三大部件及其连接管路组成。变压器油箱中盛有需要冷却的变压器油。在冷却系统工作时,需要冷却的热的变压器油通过变压器油箱出油法兰,从变压器油箱顶部流出,经过进油管路,从蒸发液换热器进油法兰流入蒸发液换热器。蒸发液换热器可采用管壳式结构,其内部上下各有一个油液分离板,用于隔开变压器油和蒸发液。上下油液分离板之间有若干金属换热管通过胀接、焊接等工艺连接,并保持密封。金属换热管的数目由散热功率决定,通过传热原理计算设计。因此金属换热管外是变压器油,金属换热管内是蒸发液,两种介质通过金属换热管壁进行换热。为增强传热效果,金属换热管壁还可以安装金属管翅片或非金属管翅片。变压器油在蒸发液换热器内通过金属换热管与蒸发液发生热交换后,达到冷却变压器油的目的。冷却后的变压器油从蒸发液换热器出油法兰流出蒸发液换热器,经过出油管路,从变压器油箱进油法兰回到变压器油箱底部,完成变压器油的冷却循环流动。
另一方面,金属换热管内的蒸发液进入沸腾状态,发生相变汽化吸热,生成的蒸发液蒸汽通过金属换热管向上流动,并通过出气法兰流出蒸发液换热器,经过出气管路,从二次冷却器的进气法兰流入二次冷却器内,与二次冷却器的冷却介质如空气、水等进行热交换,再次冷却,使得蒸发液蒸汽冷凝,放出热量,重新相变成为液体,这个过程称为二次冷却。冷凝后生成的液态蒸发液经二次冷却器的出液法兰流出,经过回液管路,从蒸发液换热器的进液法兰流回蒸发液换热器,完成蒸发液的换热循环流动。
所述蒸发液换热器内部有隔板等隔离措施,使变压器油和蒸发液各有自己的流动空间,不互相混合,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但是即便因为工艺等原因造成蒸发液泄露并混入变压器油,由于蒸发液的高绝缘水平,不会导致变压器油绝缘降低,发生变压器绝缘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7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