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7791.0 | 申请日: | 200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范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小红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水源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加之缺少对环境管理的认识,大量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稍加处理排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从而使大多数饮用水成为微污染水体。这些受污染的水体中含有微量和痕量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它们的浓度甚微,反映在COD,BOD5,TOC等常规指标上微不足道,但其毒性甚大,是致癌、可疑致癌和致突变的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而且,水中有机物的存在也严重干扰了水处理的进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环境的污染已日趋严重,许多饮用水水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直接影响了城市供水水质,不少城市水厂不得不在水源水质差的情况下停止供水。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湖泊、河流,使水体中的氮磷污染也日趋严重,其直接后果为水体富营养化。
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有活性炭吸附、生物活性炭、光催化氧化等技术。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处理水中的BOD,COD,TOC和DOC,同时也能去除水的臭味和色度,活性炭对水中一些有机物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但其对小分子、氯化物的前驱物及一些吸附性较差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佳,且活性炭价格较贵,在使用中由于其吸附容量的限制需要不断地进行再生或更换,从而给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带来不便;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的前提是应避免预氯化处理,其可以增加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但由于活性炭的昂贵价格,妨碍了其推广应用,出水水质不能完全达标;光催化氧化法是以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很好的TiO2为代表的n型半导体为敏化剂的一种光敏化氧化,一般认为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有机物经光催化氧化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等无机物,该方法具有强氧化性、对作用对象的无选择性与最终可使有机物完全矿化的特点,但是TiO2粉末颗粒细微,不便回收,此法处理费用较高,设备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的电凝聚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1)将所取地表水,在塑料桶中摇匀,倒入电凝聚槽内,至水面与容器的上沿相距3cm(此时容器中水约2升);
(2)将电凝聚槽移至磁力搅拌器上,把电极板插入电凝聚槽,开启磁力搅拌器,开启接触调压器,开始计通电时间;
(3)到预定的时间后关闭接触调压器,取出极板,将自制的虹吸管插入电凝聚槽,关闭磁力搅拌器,开始计静沉时间;
(4)到预定时间后,用虹吸管在离水面4cm处取水样;
(5)分析水样的各项指标。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操作简单,处理费用较低,处理效果好,可以降低污染,保护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在自制的电凝聚槽(185mmx140mmx120mm)中进行,槽中安置16块金属极板,作为电解的正负极,阳极和阴极材料均采用铝板,电极连接方式为单极,极板间距为10mm,每块极板高110mm,宽110mm,极板浸入实验水样中,浸水深度为75mm。取样分析的水质指标有:细菌、化学需氧量、浊度、总磷、氨氮、pH等,其分析方法均采用国家测试标准中的推荐方法,详见如下:COD,酸性高锰酸钾指数法;细菌,CPU菌落法;浊度,GDS-3B光电式浊度仪;pH,精密pH计;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总磷,铝酸胺分光光度法。pH值为中性环境中,电流密度为2.32mA/cm,通电时间15分钟,沉降时间10分钟,在此条件下,电凝聚对微污染水中的细菌、有机物、浊度、总磷等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杀菌率可达80%,COD去除率为60%-70%,浊度可达90%以上,总磷为70%-80%,氨氮为6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小红,未经范小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7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