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度脱除一氧化碳的双组分铜锆催化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7896.6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育;彭晖;刘海江;汪晓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72 | 分类号: | B01J23/72;B01D53/00;C01B31/20;C07C7/148;C07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韦庆文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 脱除 一氧化碳 组分 催化剂 | ||
1.一种深度脱除一氧化碳的双组分铜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催化剂由0.1重量%~99.9重量%的CuO和0.1重量%~99.9重量%的ZrO2组成,ZrO2以无定型态存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铜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催化剂由5重量%~95重量%的CuO和5重量%~95重量%的ZrO2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铜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催化剂由15重量%~90重量%的CuO和10重量%~85重量%的ZrO2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铜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催化剂由30重量%~90重量%的CuO和10重量%~70重量%的ZrO2组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组分铜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比表面为1~300m2/g,优选5~200m2/g。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组分铜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CuO晶粒为1~30nm,优选3~30nm,更优选3~20nm。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双组分铜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共沉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溶液:制备铜盐和锆盐的溶液;制备碱溶液;
(2)共沉淀:采用反加法共沉淀或并流法共沉淀得到催化剂前驱体;
所述反加法共沉淀是将盐溶液滴定加入碱溶液,使得反应体系的pH值最终为5.0~12.0,沉淀温度为20~90℃;
所述并流法共沉淀是向反应器中同时并流加入盐溶液和碱溶液,反应体系的pH值控制在5.0~11.0,沉淀温度为20~90℃;
(3)老化:将步骤(2)得到的催化剂前驱体在20~90℃下老化10~480分钟,过滤得到沉淀物;
(4)洗涤:洗涤步骤(3)得到的沉淀物,洗涤温度10~90℃;
(5)干燥:将步骤(3)洗涤的沉淀物在60~120℃下干燥1~48小时;
(6)焙烧:在200~800℃下焙烧1~12小时,得到颗粒;
(7)成型:将步骤(6)得到的颗粒与粘合剂混合均匀,压片成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加法共沉淀中,反应体系的pH值最终为6.0~11.0,沉淀温度为40~90℃;在所述并流法共沉淀中,反应体系的pH值控制在6.0~11.0,沉淀温度为40~90℃;在步骤(6)中,焙烧温度为250~600℃。
9.使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双组分铜锆催化剂脱除一氧化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温度0~150℃和压力0.1~5MPa下,使含0.01ppm~1000ppm一氧化碳的进料与所述催化剂接触以脱除进料中的一氧化碳,气相进料时气相体积空速为100~30,000h-1,液相进料时液相体积空速为1~200h-1,所述进料为α-烯烃、饱和烃、苯乙烯、氢气、氮气、氧气、空气、惰性气体或它们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为气态乙烯、气态丙烯、液态丙烯、1,3-丁二烯、1-丁烯或2-丁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78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