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交通瓶颈处的控制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7959.8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彭子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19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瓶颈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提高交通瓶颈处的车辆通过量的控制装置,包括:
车辆通过探测器和计数器,分别设置在瓶颈出口处和缓冲区的入口处,探测器探测到有车辆通过后,向计数器发送信号;
单车放行信号灯,设置在缓冲区入口处并显示出本条道路可驶入的车辆数;
标识符,设置在缓冲区的各个入口处或缓冲区内的各条车道上以使驾驶者了解当前所处的车道性质是主道还是辅道,并遵守缓冲区内的驾驶规则,即主道车辆不允许换到辅道,而辅道中的车辆不允许超越主道中的车辆,并应伺机并入主道;
以及与计数器和单车放行信号灯电通信的控制单元;其中,计数器在缓冲区内没有车辆时取零,当计数器接到瓶颈出口处的信号时,进行减一的运算,接到缓冲区的入口处的信号时,进行加一的运算;
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根据缓冲区中主道的总长度和最大车辆行驶速度设定有一个临界车辆数,当现有车辆数小于临界车辆数时,控制单元将剩余值即临界车辆数与现有车辆数的差值数平均分配给每条驶入的道路或交替分配给每条驶入的道路,并在入口处用单车放行信号灯显示;当现有车辆数等于临界车辆数时,各条道路均不再放行,也由单车放行信号灯显示,直至有车辆驶出瓶颈出口处,使现有车辆数小于临界车辆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车辆数为缓冲区中主道的总长度与最大车速下的最小安全距离的比值的75%,而在特殊的复杂路段由实地测量进行相应的修正,其中最小安全距离的定义为车辆在控车反应时间2秒内所走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器内的数值代表缓冲区内的现有车辆数。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车放行信号灯在可驶入的车辆数大于零时,数字用绿色显示,表示可以通过;在可驶入的车辆数等于零时,数字变为红色,表示不可以通过。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车放行信号灯有数值显示,驾驶者可提前判断本车是否可快速通过,从而当缓冲区内车辆较少时不影响驾驶者的行驶速度。
6.一种提高交通瓶颈处的车辆通过量的控制方法,包括设置缓冲区,限制缓冲区内车辆的行驶规则,和控制缓冲区内的车辆数;
1)设置缓冲区 将瓶颈处前一定长度的道路设为缓冲区,其长度为400-2000米;缓冲区内分为主道和辅道,主道为不需换道即可通过瓶颈处的道路,辅道为在瓶颈处终止的道路,辅道上的车辆必须换道才可通过瓶颈处;
2)限制缓冲区内车辆的行驶 在缓冲区内,主道中的车辆不允许换到辅道,辅道中的车辆不允许超越主道中的车辆,且应伺机并入主道;
3)控制缓冲区内的车辆数 设置好缓冲区后,将缓冲区内的车辆数限制在一个临界值之下,监测缓冲区内的车辆数,当其未达到临界值时,缓冲区的入口处放行,而当其达到临界值时,缓冲区的入口处仅在有车辆驶离缓冲区后才放行相应数量的车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的长度在高速道路上为1000-2000米;缓冲区的长度在快速道路上为800-1500米;缓冲区的长度在普通道路上为400-1000米。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值由缓冲区中主道的总长度与最大车速下的最小安全距离的比值的75%来确定,而在特殊的复杂路段由实地测量进行修正,其中最小安全距离的定义为车辆在控车反应时间2秒内所走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79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