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颗粒、包含复合颗粒的压裂支撑剂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8540.4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秦升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92 | 分类号: | C09K8/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颗粒 包含 支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核态骨料颗粒,包覆于所述内核态骨料颗粒周缘的填料颗粒以及外层的树脂包覆膜,所述填料颗粒及所述内核态骨料颗粒之间存有粘结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料颗粒为覆膜骨料颗粒,所述的填料颗粒为覆膜填料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料为石英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颗粒于骨料颗粒外表面相间交错分布或者所述的填料颗粒按层状分布形成包覆于骨料颗粒外的一层或一层以上包覆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颗粒的粒径小于骨料颗粒的粒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275微米至825微米之间,所述填料颗粒的粒径为0.6微米至50微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颗粒占所述复合颗粒的重量比为75~85%之间,所述填料颗粒占所述复合颗粒的重量比为5~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颗粒的密度小于所述骨料颗粒的密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颗粒选自至少一种如下的矿物质:氧化铝、云母、硅酸钙、高岭土、滑石、氧化锆、玻璃、片硅酸盐、二氧化硅、烧石灰。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至少选自如下的一种:环氧树脂、酚醛树脂、酚醛清漆树脂、和可熔酚醛树脂、酚醛/呋喃树脂、呋喃树脂、双酚醛清漆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改性的酚醛清漆树脂、乙烯基树脂、聚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氟塑料、多硫化物、聚丙烯、苯乙烯丙烯腈树脂、尼龙、亚苯基氧化物、胶乳。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增塑剂,所述增塑剂与树脂的重量比为5-25∶100,所述增塑剂为邻苯型二甲酸酯、脂肪族二甲酸酯、磷酸酯或它们的混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固化剂,与所述树脂的重量比为1-25∶100,所述固化剂为多聚甲醛、六次甲基四胺、脂肪族胺、叔胺及其盐、芳香族胺及其改性体、咪唑、高分子预聚体、过氧化酰类、过氧化酯或它们的混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润滑剂,其与树脂的重量比可为0.1-10∶100,其可选自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酰胺、硬脂酸钙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的球形度为0.7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的粒径在20目至40目之间。
16、一种压裂支撑剂,包括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颗粒。
1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的复合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骨料颗粒加热至120-220℃之间;
2)向加热后的骨料颗粒中加入树脂,并充分搅拌,使树脂均匀的分布于骨料颗粒表面;
3)在上述步骤2)的树脂固化之前,逐步加入填料颗粒,并充分搅拌,使填料颗粒均匀且层层的分别于骨料颗粒的周围;
4)将上述步骤3)中的骨料颗粒、填料颗粒及树脂的混合物冷却、破碎、筛分得到包含内核态的骨料颗粒及包覆于内核态骨料颗粒外周缘的填料颗粒的复合颗粒。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复合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得到的复合颗粒外表面另外涂覆一层树脂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复合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后的复合颗粒中加入树脂,充分搅拌均匀,使树脂充分均匀的分布在步骤4)的复合颗粒的外层周围,并对其进行破碎、筛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复合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2)的加入树脂之前、之后或之时向骨料颗粒及填料颗粒的混合颗粒中加入固化剂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85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