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的中药滴丸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9078.X | 申请日: | 200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2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K9/20;A61P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感冒 咳嗽 中药 丸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新剂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滴丸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的中药滴丸剂,并且还涉及到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感冒为常见多发病,其发病之广,个体重复发病率之高,是其它任何疾病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轻型感冒虽可不药而愈,重症感冒却能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可危及小儿、老年体弱者的生命,尤其是时行感冒暴发时,迅速流行,感染者众多,症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造成严重后果。而且,感冒也是咳嗽、心悸、水肿、痹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和加重的因素。故感冒不是小病,须积极防治。中医药对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均有良好疗效,对已有流行趋势或流行可能的地区、单位,选用相应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二者的病因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同。前者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后者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早在《内经》已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汉《伤寒论》已经论述了寒邪所致感冒的证治,所列桂枝汤、麻黄汤为感冒风寒轻重两类证候的治疗作了示范。隋《诸病源候论·风热候》指出;“风热之气,先从皮毛人于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有青黄脓涕”,已经认识到风热病邪可引起感冒并较准确地描述其临床证候。《诸病源候论》所指的“时气病”之类,应包含有“时行感冒”。至于感冒之病名,则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兹后历代医家沿用此名,并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元《丹溪心法,伤风》明确指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明《万病回春·伤寒附伤风》说:“四时感冒风寒者宜解表也”。清代不少医家已认识到本病与感受时行病毒有关,《类证治裁·伤风》就有“时行感冒”之名。《证治汇补·伤风》等对虚人感冒有了进一步认识,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感冒后久咳指时行感冒的鼻塞流涕、发热畏寒、头痛身痛等表证消除后,发生或遗留下超过3周以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性咳嗽,属于西医的“慢性咳嗽”范畴。感冒后咳嗽发病率较高,常常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治疗感冒咳嗽的中药制剂,以克服现有品种的不足,发挥本发明滴丸剂疗效好、用药便捷、吸收迅速、药物生物利用度高等优势。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滴丸剂的制备方法,目的是实现该类制剂的工业生产化,以控制药品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目地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
连翘12~30份 金银花6~20份 广藿香3~12份
百部15~45份 栀子5~18份 丹参6~12份
苍术6~12份 茵陈6~15份 薄荷2~10份
桔梗6~30份 甘草6~15份
2、本发明组方的各原料最佳重量配比是:
连翘22份 金银花15份 广藿香8份
百部30份 栀子12份 丹参9份
苍术9份 茵陈10份 薄荷5份
桔梗15份 甘草8份
3、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的中药滴丸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广藿香,精馏提取挥发油,通过精馏塔进行油水分离,温度适宜,得挥发油,备用;
步骤(2):取薄荷研碎成细粉备用;其余连翘、金银花等九味混合,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1.22(60℃)的清膏,干燥,制成干膏粉,备用;
步骤(3):将干膏粉与适宜基质按比例为1∶4~2∶9的重量比例,搅拌均匀后,于80~100℃水浴加热成熔融状,再加入挥发油和薄荷细粉,拌匀密闭并50~80℃保温,然后用内径大小为1.0~6.0mm的滴管滴入0~10℃的冷凝液中,将成形的滴丸沥尽并擦除表面冷凝液,选丸,检验,分装,即得。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精馏过程的温度为35~75℃。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清膏干燥成干膏粉的方法可用烘干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9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存储的液体化水泥浆
- 下一篇:高压开关柜用母排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