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轴向振动视网膜的光电探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9427.8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郝群;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8/20 | 分类号: | G01V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轴向 振动 视网膜 光电 探测 方法 | ||
1.基于轴向振动视网膜的光电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半球形表面均匀排列若干光电探测器单元,每一个光电探测单元由光电探测器和透镜构成,透镜固定于光电探测器前方,其焦点与探测器的光敏面中心重合;
第二步:通过驱动装置使每一个探测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往复运动,且保持整个光电探测阵列同步进行振动,同时对光电探测器阵列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测;
第三步:当运动目标进入探测视场时,所获得的输出信号是调制信号与目标信号的叠加,取输出信号的幅值最大的探测器作为检测到目标的探测器,将该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向后平移一个周期,计算该探测器的输出信号与其相邻探测器输出信号的互相关函数值;
第四步:调整视网膜探测器阵列的振动频率,根据第三步所求的互相关函数的最大值,当互相关函数达到最大值时,视网膜振动频率已经与目标运动角速度实现了匹配,读取此时的振动频率,换算成目标运动角速度;
第五步:将探测器阵列的输出电压值输入至训练成熟的神经网络,计算出目标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94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