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噪声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9954.9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8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宋雷鸣;张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噪声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噪声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钢轨上的轨道噪声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噪声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声屏障、隔声窗等降噪措施,从传播途径上进行噪声防治。而声屏障的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影响工务人员对线路的维护,且声屏障的降噪效果也受到了轨道距屏障的距离的影响,难以满足各种环境条件下应用的需求。
轨道噪声控制器作为轨道噪声控制的一种新型的轨道噪声控制技术,可以从声源的角度控制列车运行噪声。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23902.2,审定公告号为1807756,专利名称为“动力吸振多层约束阻尼钢轨消声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层约束阻尼钢轨消声器,其结构是在铁路钢轨的轨腰和轨翼上粘贴多层约束阻尼,多层约束阻尼由内向外为高弹性能耗材料层、第一质量层、第一阻尼层、第一约束层、第二阻尼层、第二约束层、第三阻尼层、第三约束层和保护层,该发明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仅在铁路钢轨的轨腰和轨翼上粘贴多层消声阻尼,而轨底未安装噪声抑制设备,使该发明的减振降噪效果不够完善;2.阻尼层老化后中间层阻尼材料更换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轨道噪声控制器,在轨腰、轨翼和轨底上安装约束阻尼层,并在轨底安装动力吸振装置,约束阻尼层和吸振装置共同作用控制钢轨的高、中、低频噪声的辐射,本发明中的阻尼材料、弹性材料老化后可以更换,噪声控制器的其它组件可重复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轨道噪声控制器由约束层构件,阻尼层,销轴,质量块,止退销,动力吸振器壳体,楔形块,弹性层组成。约束层构件上部为与钢轨轨腰和轨翼的表面相吻合的板面,下部有带有销轴孔的曲式下臂,曲式下臂的内表面有一斜面,曲式下臂的端部带有弯钩,弯钩的内表面上设有止退销,动力吸振器壳体为一盒体,盒体内装有质量块,盒体上端有销轴孔;阻尼层在约束层构件和动力吸振器壳体作用下与钢轨表面紧密贴接,销轴通过销轴孔将约束层构件和动力吸振器壳体连接,楔形块安装在动力吸振器壳体盒体的外侧面与约束层构件曲式下臂内表面的斜面之间,止退销与楔形块的下表面配合使楔形块锁紧以防止脱落,楔形块的作用是使约束层构件及动力吸振器对阻尼层与钢轨表面实施夹紧力,弹性层覆盖在质量块的表面,质量块和弹性层实现动力吸振作用。质量块是球体或块体。弹性层铺设在质量块的上下表面或只铺设在质量块的底部表面上,质量块通过弹性层与动力吸振器壳体6连接。
本发明阻尼层安装在轨腰、轨翼和轨底,抑制钢轨的中高频振动及噪声辐射;动力吸振装置安装在轨底,用以降低低频的钢轨振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轨道噪声控制器是一种利用约束阻尼和动力吸振技术进行轨道噪声控制的新装置,采用该装置可以从声源的角度有效地降低轨道交通噪声,抑制钢轨高、中、低频噪声的辐射,达到从源头进行噪声控制的目的。同时该装置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工务施工。本发明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声屏障联合使用以获得更大的降噪效果。本发明可以方便地安装在钢轨上,不需要在钢轨上使用粘合剂进行粘贴。本发明的约束层构件、销轴、质量块、止退销、动力吸振器壳体和楔形块可以重复使用,阻尼层和弹性层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A向视图。
图3是本发明A-A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约束层构件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动力吸振器壳体立体图。
图中:1约束层构件,2阻尼层,3销轴,4质量块,5止退销,6动力吸振器壳体,7楔形块,8弹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9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纸浆板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