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绳轮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0132.2 | 申请日: | 200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7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潘伦康;史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欧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B21D53/26;B21D17/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高 |
地址: | 31511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挤压加工机械产品的方法,特别是采用冷挤压加工金属绳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绳轮是吊装设备中普遍使用的部件,金属绳轮是电梯行业中重要的牵引部件,金属绳轮普遍采用铸铁浇铸,浇铸品质地疏松,抗拉强度、屈服应力性差,再是铸造品需经车床切削,工序多、成本高,此外铸造工序还存在能耗高、二次环境污染等问题。CN1853853A公开一种用钢板制造绳轮的工艺方法,它虽然革除铸铁模铸的方法,但却采用火焰枪向圆钢板边缘加热,加热温度在1000~1100℃,将挤压成机的切刀对准圆钢板缓慢进刀形成切槽,再用成型刀成型。其缺陷在于需将圆钢板加热至1000~1100℃时用切刀切槽,用成型刀成型,它除了能耗仍然高之外,其困难之处还在于如何检测和控制1000~1100℃的温度,在这种温度下工作的刀具是如何选择以及如何保证圆钢板和刀具在高温度内不变形,从而确保加工产品的精度和性能指标。这种热挤压成型工艺存在技术难题,必须解决否则难以实施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热挤压制造金属绳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冷挤压制造金属绳轮的方法,达到制造简便、成本低,节约能源,革除二次环境污染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步骤实现上述目标。
金属绳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钢板按设计尺寸剪裁冲压成轮板,同时同轴冲压中心轴承孔并拉伸至轮板的一面形成轴承套的一边;
b、在上述已冲压拉伸轮板轴承孔的另一面焊接轴承套的另一边,形成同轴心的轴承套;
c、对经过拉伸和焊好轴承套的轮板外圆面和轴承套内孔表面车削至设计尺寸,且平整光洁;
d、将已经过车削平整的轮板置于旋转的造型模具夹紧转动盘内,在可编程控 器控制下,先用开槽刀在板轮的外圆周面中心线上径向冷挤压切入轮缘开圆周槽;
e、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下,将仍在旋转的造型模具夹紧转动盘内的已开过圆周槽的圆周面上,用挤压成型刀径向冷挤压圆周槽成35至90度张角;
f、装配轴承并将轴承套固紧。
上述6个步骤基本上制成符合要求的铁或钢绳轮,根据需要在装配轴承前可对轮板作表面电镀、喷塑等防锈、防腐处理。
采用上述冷挤压工艺方法加工的金属绳轮,首先是革除加热至1000~1100℃这个既耗能又难以操作的工序,既节省能源,又能保持铁板或钢原有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应力,以及良好硬度和韧性,同时还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不仅在常温下进行开槽和挤压扩槽,还可用冷却液冷却工件,使被加工圆板和切刀形状保持稳定,产品加工尺寸精度也稳定,在提高金属绳轮质量同时,降低省耗,提高生产率,无二次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a为金属绳轮主视图,图1-b为图1-a的纵剖面图。
图2-a为冲压拉伸轴承孔一边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纵剖面图。
图3为焊接轴承孔另一边示意图。
图4为车削轴承内孔表面示意图。
图5为轮板外圆周面开槽过程示意图。
图6为轮板外圆周面绳槽定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绳轮按使用要求,其外径一般为50~250mm,轮板厚度为3~6mm钢板,轮槽的张角度一般按钢丝绳的配合要求一般为35~90度。
现以钢板厚度为3mm,外径为φ90mm的钢板绳轮为例说明加工过程:
1、将3mm厚的钢板用剪板机剪裁成宽度为100mm的条料,用63~110吨冲床和模具将条料冲压成直径φ91.5mm的轮板,同时同轴冲压中心轴承孔并拉伸至轮板的一面形成轴承套的一边,如图2所示。
2、在上述已冲压拉伸轮板的轴承孔的另一面焊接轴承套的另一边,形成同轴心轴承套,如图3所示。
3、对经过拉伸和焊接好轴承套的轮板车削外圆直径至φ90.3mm和车削轴承套内孔至φ30mm,且表面平整光洁。
4、将已经车削平整的轮板置于由电动机带动的主动夹紧转动盘8之上,启 动机器,在可编程控制器21控制下,从动夹紧转动盘9下降压紧轮板,夹紧压力在6MPa~12MPa,冷却液喷淋,主动夹紧转动盘8开始旋转,转速在200~400转/分,开槽切刀10自动进刀在轮板1的直径处径向切入开槽,开槽刀径向进刀挤压力在6MPa~1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欧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欧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0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