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池塘虾蟹贝立体化精养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20410.4 申请日: 2008-08-26
公开(公告)号: CN101347106A 公开(公告)日: 2009-01-21
发明(设计)人: 王建平;许存宾;徐开崇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章翠云
地址: 315012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海水 池塘 虾蟹贝 立体化 技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水池塘虾蟹贝立体化精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放养前的准备:

A、池塘的清理、曝晒池塘底部、开挖中央沟和环沟、进水用药物消毒杀菌;进水质清新而无污染的海水,进行水质培养、施肥、培养藻类,使水色达到褐色或黄褐色;

B、梭子蟹养殖笼吊养设施:用配有圆盖的竹笼或网笼,在养殖池两端固定平行架线,架线至少高出池水水面30cm,在架线上每隔0.5m吊一笼,使笼底离池底50cm以内为宜,笼内放1/3~1/2的细沙,供蟹卧用,为了防漏沙,笼外用塑料网衣套装;

(2)苗种放养

最早放养底栖贝类,间隔一月左右放养对虾,对虾放养二次,在第一次收捕后再第二次放养,放养第一次对虾的一月后放养梭子蟹,梭子蟹蟹苗较小不宜直接放入笼内,要预先经过中间培养;中间培养放养在小型池内,喂小型料,日投喂量为幼蟹个体体重的100%~200%,采取少量多次,每天3~6次,暂养至甲壳宽4~5厘米,放入预先准备的养殖笼中吊养;

(3)养殖管理

A、水质调控:水质保持清新,又能有一定的肥度,每隔3~5天换一次新鲜水,水量在池水的1/3~1/2,水深1.5m以上,每次进水前均用消毒剂消毒、杀菌,并使水色维持黄绿或黄褐色,透明度稳定在35~45厘米,海水盐度在17~30‰,池内海水比重保持在1.013以上,PH值在7.8~9左右,同时保持水体需氧量,每天定时开启增氧设备;

B、饵料投喂:养殖初期,对虾和贝类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生活,不需投喂饵料,当梭子蟹放入笼后,投喂鲜活贝类,适当多投;

C、中后期吊笼维护:将笼内细沙更换,去掉网套和竹笼杂物或更换新网,保证笼内外水体交换;

D、病害防治:在养殖中,定期在饵料中添加能提高虾蟹免疫功能增加体质的药物,每日在不同地点提起数十个养殖笼,检查蟹的摄食活动、蜕壳、生长、饵料剩余情况,发现病害、积极治疗,在虾病流行季节,定期泼洒起防病作用的溴氧海因;

(4)、越冬和起捕销售

对虾捕获两次,第一次虾于养殖后三个月~四个月,利用陷网、捕获;第二次也于养殖后三个月~四个月,开始利用陷网捕获;底栖贝类于养殖后六个月左右,用人工挖取,梭子蟹养殖时间不低于6个月,出池收获,起捕前,将大棚严加封闭,尽量提高水位,保证饵料供应,促进摄食、增加肥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虾蟹贝立体化精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养的底栖贝类包括菲律宾蛤、蛏子、泥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虾蟹贝立体化精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养的对虾包括中国对虾、斑节对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虾蟹贝立体化精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种放养时间进入三月份放养底栖贝类,放养密度为3万粒/亩,进入四月份放养对虾,放养密度为5000尾/亩,进入五月份放养梭子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虾蟹贝立体化精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种放养时间进入三月份放养底栖贝类,放养密度为3万粒/亩,进入四月份放养对虾,放养密度为5000尾/亩,进入五月份放养梭子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虾蟹贝立体化精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管理中的饵料投喂时,梭子蟹放入笼后,投喂的贝类包括贻贝、蓝蛤,早晚各一次,早上投饵量是全天的40%,晚上投饵量是60%,根据虾、蟹生长、活动体重、吃食和饵料剩余情况,每10天增加投饵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虾蟹贝立体化精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管理中的饵料投喂时,梭子蟹放入笼后,投喂的贝类包括贻贝、蓝蛤,早晚各一次,早上投饵量是全天的40%,晚上投饵量是60%,根据虾、蟹生长、活动体重、吃食和饵料剩余情况,每10天增加投饵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虾蟹贝立体化精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病害防治时,添加的增加体质药物包括鱼用多维、鱼虾安可、脱壳促长散及硬壳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虾蟹贝立体化精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病害防治时,添加的增加体质药物包括鱼用多维、鱼虾安可、脱壳促长散及硬壳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未经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04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