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六工况潮汐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0451.3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争鸣;刘长陆;俞剑锋;陈育清;陈立卫;陈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杭州机械设计研究所;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26 | 分类号: | F03B13/2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工况 潮汐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及水电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灯泡贯流式的双向六工况潮汐机组。
背景技术
海洋蕴藏着占地球总能量70%的巨大能量,潮汐能绿色环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早在12世纪,人类就开始利用潮汐能。1913年,德国在北海海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发电站。1967年,法国朗斯潮汐发电站建成,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经济价值,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
在潮汐能利用上,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尚处在试验阶段。1957年,中国在山东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潮汐发电站,随后又建设多达40座小型潮汐发电站。但因当时技术条件所限,质量较差,同时机组运行工况单一,多数电站仅实现单向发电,利用率低,经济性能较差,因此大部分机组已报废拆除。1979—1983年我国对沿海潮汐能资源进行了第二次普查。我国潮汐能理论蕴藏量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为2750亿千瓦时;可开发的潮汐能装机容量为2157亿千瓦,年发电量619亿千瓦时。因此,实现潮汐机组多种运行工况,高效地开发利用潮汐能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了更加高效地开发利用潮汐能,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正向发电、反向发电、正向泄水、反向泄水、正向抽水、反向抽水六种运行工况的双向六工况潮汐机组,提高了机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双向六工况潮汐机组,包括机组主体,该机组主体通过管形座装在水库和海水之间的大坝上;处于流道中;机组主体的前端设有水轮,机组主体内设有由定子、转子构成的电机,水轮与电机通过主轴连接;流道中设有与水库、海水导通的导水机构;水轮的主轴装在水轮机导轴承和组合轴承上;所述水轮装设“S”形叶片,由受油器控制其角度;转子设有电动机启动绕组。
进一步,大坝上设有电机竖井,该电机竖井通向机组主体。
再进一步,所述机组主体的尾端设有灯泡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发明具有正向发电、反向发电、正向泄水、反向泄水、正向抽水、反向抽水六种运行工况,大大提高了机组的发电效率,对潮汐能的利用更加充分高效,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各工况的转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组主体1,水轮2,主轴3,水轮机导轴承4,导水机构5,管形座6,组合轴承7,定子8,转子9,受油器10,电机竖井11,灯泡头12,大坝13,水库14,海水15,流道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这种双向六工况潮汐机组,包括机组主体1,该机组主体1通过管形座6装在水库14和海水15之间的大坝13上,处于流道16中;机组主体1的前端设有水轮2,机组主体1内设有由定子8、转子9构成的电机,水轮(2)与电机通过主轴(3)连接;流道16中设有将水库14、海水15导通的导水机构5;水轮2的主轴3装在水轮机导轴承4和组合轴承7上,水轮2连接有控制其“S”形叶片角度的受油器10;大坝13上设有电机竖井11,该电机竖井11通向机组主体1;机组主体1的尾端设有灯泡头12。
潮汐机组各部件的用途如下:
大坝13,形成机组流道和机组的基础。
流道16,水流通道。
水轮2为水力转换机械,它能在水流冲击作用下正/反向旋转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也能由电机驱动正/反向旋转进行抽水以储存水能适时发电。
水轮的主轴3,连接水机和电机进行能量传递。
水轮机导轴承4,承受机组正/反向运行时水轮机端的径向负荷。
导水机构5,开合以控制机组水流量的大小。
管形座6,支撑整个机组于混凝土建筑。
组合轴承7,包括正/反向推力轴承和电机导轴承,承受机组正/反向运行时水推力和电机端的径向负荷。
定子8,机组正/反向旋转时通过与转子9的电磁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正/反向发电机运行;从电网吸收电能正/反向驱动转子9旋转——正/反向电动机运行。
转子9,正/反向旋转产生磁场作用于定子进行发电;由定子驱动正/反向旋转以驱动水轮2进行水泵抽水运行。
受油器10,操作水轮2的叶片角度以获得最佳运行效率。
电机竖井11,作为电机的管、线和人员通道。
灯泡头12,作为密闭灯泡体的一部分和电机附件的布置场所。
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杭州机械设计研究所;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水利部杭州机械设计研究所;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0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材料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参考信号的序列产生和映射方法及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