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板式车轮及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0536.1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书通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B3/14;B60B3/0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50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板式 车轮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轮,特别是涉及铝合金板式车轮,以及铝合金板式车轮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车轮包括轮辋、轮辐和轮毂,已有技术的车轮一般为钢板制造,钢板车轮机械强度好,其中轮辐与轮毂是一块整体的钢板制成,构造比较简单,但钢板车轮重量重。所以近年来在轿车上有的改为铝车轮,可是现有铝车轮采用的是铝浇铸车轮或者铝锻压车轮,浇铸铝车轮的优点是成型容易,加工简单,其缺点为组织疏松,机械强度差;锻压铝车轮可克服浇铸铝车轮的一些缺点,金相组织致密,强度可提高,其缺点为所需锻造压力加工设备吨位大,模具寿命低,投资大。并且已有浇铸铝车轮和锻压铝车轮共同存在的缺点材料消耗大,并需要金加工处理,有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壁厚薄,重量轻,材料省,强度好的铝合金板式车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板式车轮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铝合金板式车轮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轮辋、轮辐和轮毂,轮辋的中部向内凹与轮胎相配合,轮毂制有紧固孔并通过紧固件与轮轴相连,其特征在于各自采用铝合金板制成的轮辋与轮辐的连接处有辋辐焊接缝,由铝合金板制成的轮毂与轮辐之间的连接处有毂辐焊接缝。
本发明的铝合金板式车轮,其轮辋、轮辐和轮毂各自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板制成,在各个连接处上有焊缝相连接,铝合金板壁厚薄,重量轻,材料省;铝合金板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铝合金板加工设备简单,成型容易。
本发明的铝合金板式车轮,轮辋可以是卷制焊接制成,所以在所述的轮辋上可有一条拼接的焊缝。
本发明铝合金板式车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取一块铝合金板,将铝合金板卷制焊接成圆圈或者冲制拉伸成圆桶后去掉底部制成圆圈;
②、对圆圈进行滚压,使圆圈的中部向内凹制成轮辋,有利于轮胎相配合;
③、取铝合金板冲制成轮辐,轮辐有多根幅条,对轮辐的边缘进行拉伸,有利于轮辋相焊接;
④、取铝合金块挤压成轮毂或者取铝合金板加工成轮毂,轮毂中制有紧固孔,紧固孔中安装紧固件与轮轴相连;
⑤、将轮辐与轮毂相焊接;
⑥、将轮辐与轮辋相焊接;
⑦、整形;
⑧、热处理;
⑨、表面处理,对整形后的车轮抛光、电镀或者喷漆,车轮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铝合金板式车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铝合金板式车轮的轮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铝合金板式车轮的轮辐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铝合金板式车轮的轮毂示意图;
图5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板式车轮,以及铝合金板式车轮的加工方法,如图1-图5所示,包括轮辋1、轮辐2和轮毂3,轮辋的中部向内凹11与轮胎相配合,轮毂制有紧固孔31并通过紧固件与轮轴相连,其特征在于各自采用铝合金板制成的轮辋1与轮辐2的连接处有辋辐焊接缝5,由铝合金板制成的轮毂3与轮辐2之间的连接处有毂辐焊接缝6。其所述的轮辋1上可有一条拼接的焊缝7。其所述的轮辋1上可有一条拼接的焊缝7。其轮辋1、轮辐2和轮毂3各自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板制成,在各个连接处上有焊缝相连接,铝合金板壁厚薄,重量轻,材料省;铝合金板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铝合金板加工设备简单,成型容易。
本发明铝合金板车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取一块铝合金板,将铝合金板卷制焊接成圆圈或者冲压拉伸成圆桶后去掉底部制成圆圈;
②、对圆圈进行滚压,使圆圈的中部向内凹11制成轮辋1,将圆圈的中部滚压向内凹有利于轮胎相配合;
③、取铝合金板冲制成轮辐,轮辐有多根幅条,对轮辐的边缘21进行拉伸,有利于轮辋相焊接;
④、取铝合金块挤压成轮毂或者取铝合金板加工成轮毂,轮毂中制有紧固孔31,紧固孔中安装紧固件与轮轴相连;
⑤、将轮辐与轮毂相焊接;
⑥、将轮辐与轮辋相焊接;
⑦、对焊接后的轮辋、轮辐和轮毂进行整形成为车轮;
⑧、对车轮进行热处理;
⑨、表面处理,对整形热处理后的车轮抛光、电镀或者喷漆,车轮外形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书通,未经李书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0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