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装置的液相加热恒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0810120725.9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4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楼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楼正荣 |
主分类号: | B29C45/72 | 分类号: | B29C45/72;B29C45/7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装置 相加 恒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装置中的加热及恒温系统,尤其是一种在注塑设备中的料筒、注塑模具的热流道浇口中,采用导热硅油的液态物质进行恒温和温度控制的一种注塑装置的液相加热及恒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注塑机械设备中,注塑机的料筒及注塑所用的模具加热热流道装置多采用电热丝或线圈加热,电热线圈加热时,因电极外露容易触电,轻则跳闸,重则造成人员事故,电热线圈又因料筒外壁存在接触间隙,热效率差,造成能源浪费,而且电热线圈与料筒之间存在诸多结构性阻隔,使热传递慢且不均匀,还有电热圈结构决定料筒周围必然复杂且占空间较大,难以达到结构精巧,当电热线圈烧坏时,维修更换更加麻烦,往往是整个线圈连同模具浇口一起报废。不同行业采用电热线圈和液体材料来进行加热及恒温作用的方式各种各样。
如专利号为200520036378.3的橡胶注射机恒温系统,在挤出单元和注射单元各设有加热器,同时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管接入二单元,在二单元上装有测温计,加热器采用的是电热线圈,冷却系统用的是水;如专利号为200580048969.5涉及一种借助于冷却装置来调节印刷机部件温度的系统,冷却装置在第一输出端,为恒温剂的第一供给循环回路提供期望温度水平的恒温剂至需要进行恒温的部件,其中冷却装置具有一个带有液体循环的第一冷却过程,该液体循环的设计是一种恒温剂被冷却到低于环境温度或室温的温度水平,这是一种利用液体进行冷却和热交换的工作设计。
又如专利号为200410073945.2的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温液体循环装置,该恒温液体循环装置利用在容器周围形成的相同的空隙实现经过温度调节后被收容在容器内的恒温液体的保温和液位的调整,可以从容器上去除隔热材料,使装置整体小型轻量化,收容由温度调节机构温度调节过的恒温液体的主容器的整体以使其周围存在作为隔热层的空隙的方式支承在副容器内,同时由液位调整机构在主容器内与形成在副容器内的空隙之间供给和排出恒温液体,由此,利用副容器内的相同的空隙实现主容器内收容的恒温液体的保温和液位调整,这种发明对容器内收容的恒温液体的保温调节有一定效果。
再如专利号为02228990.9的实用新型属于精密加工机床配用的液体恒温设备,它的机壳内设有制冷机、电热管、油泵、管道、吸液口、出液口以及电器控制电路,机壳内设有组合式换热器,换热器具有内外两层,电热管设置在内层,制冷机的蒸发管设置在外层,换热器内为液体流动的闭合通道,它的目的是使液体保持恒温,保证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它的缺点就在于电热管设置在内层,对维护和更换电热管不方便。
还有如专利号为96201414.1一种在匣体内装有加热器,温控器和磁性泵所构成的通用液体恒温器,是在加热器上装有感温探头并通过导线和温控器相连,磁性泵通过管路和加热器相连,进出液管前端装有过滤器,它可以对多种液体进行恒温,作为一个恒温加热系统确实值得引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注塑行业中,注塑过程模具中的浇口以及辅助设施的恒温装置因采用电热棒或线圈加热导致漏电、热效率差、结构大而复杂、维护维修不仅不便而且造成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维护方便、在注塑设备中的料筒、注塑模具的热流道浇口,采用导热硅油的液态物质进行恒温和温度控制,以及在注塑制品中的塑浇口处不产生浇口的注塑装置的液相加热恒温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装置包括导热硅油池、温控系统、注塑装置,导热硅油池中的硅油经油泵、注塑装置中设有的各区段油路恒温装置组成液压回路,温控系统按注塑装置中各区段温度要求控制其液压 回路的油温,有几个区段温度要求可设几个温控分支系统,在注塑过程中,不同的材料所需温度不同,同一种物料在不同的区段所需温度也有区别,油路温度在100~300℃范围调节控制,各元器件、油管设计温度都要在所需温度以上,以保证使用寿命,注塑的料筒、模具浇口是本发明重点解决堵塞余料的地方,采用表面张力低的硅油,具有防粘、润湿、流平、铺展性好的特点,使本系统的油路流动功率损耗低,导热性好,且保持温度相对恒定,如此在液体循环装置中,我们在注塑料筒、注射头、模具浇口等周围,设置成一定的硅油通道,以实现浇口区域温度达到所需温度,完全避免堵积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楼正荣,未经楼正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0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转换开关的组装装置
- 下一篇:在多孔基板表面涂覆溶胶-凝胶薄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