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乳海参中新的抗肿瘤化合物黑乳海参皂苷乙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1088.7 | 申请日: | 2008-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0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巫军;张佳佳;丁萍月;陈莉莉;王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保税区欣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71/00 | 分类号: | C07J71/00;A61K31/7048;A61K36/5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参 肿瘤 化合物 皂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一种从海洋动物黑乳海参中分离到的新的抗肿瘤化合物黑乳海参皂苷乙。
背景技术
黑乳海参(Holothuria nobilis S.),又名“凤梨参”,属海洋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科。其体形很大,长一般为700mm,宽约100mm,高约80mm,广泛分布于我国西沙群岛和台湾南端。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皂苷类物质,具有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有关其所含的皂苷类成分的化学结构及抗肿瘤活性迄今尚未见有过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从生长于中国福建海域的黑乳海参中提取分离一种新的皂苷类化合物,命名为黑乳海参皂苷乙,其化学结构如下:
黑乳海参皂苷乙为无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92-196℃(MeOH-H2O),-13.8°(c=0.5,MeOH),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和Molisch反应均呈阳性。电喷雾质谱信号m/z 905[M+Na]+和m/z 859[M-Na]-。红外光谱:max-3421,强宽峰(羟基),1763(羰基),1649(双键),1228,1069(υs,磺酸基)。1H-和13C核磁共振数据见表1。
表1 Nobiliside B的的1H和13C核磁共振数据
Xy1:木糖,Glc:葡萄糖,J值:偶合常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从黑乳海参提取分离Nobiliside B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提取:将黑乳海参洗净,切碎,用5倍量(重量)95%乙醇浸泡7天,滤出提取液,再用85%乙醇浸泡提取2次,每次7天,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流浸膏。将流浸膏溶于水中,通过大孔树脂柱,依次用水和50%乙醇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总皂苷提取物。
(2)分离:将上述总皂苷提取物应用硅胶柱层析,以二氯甲烷∶甲醇∶水为8~5∶1~4∶1混合溶剂洗脱,薄层层析检测,收集含Nobiliside B的流份,再经Zorbax SBC18高效液相柱层析,以甲醇∶水为48∶52为流动相洗脱,得Nobiliside B纯品。
本发明对黑乳海参皂苷Nobiliside B进行了体外抗肿瘤试验,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的效果。试验所用细胞株为国际通用的A-549肺肿瘤细胞株。
试验方法为国际通用的SRB法:根据细胞生长速率,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以90μl/孔接种于96孔培养板,贴壁生长24小时再加药10μl/孔。每个浓度设三复孔。并设相应浓度的生理盐水溶媒对照及无细胞调零孔。肿瘤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培养72小时,然后倾去培养液,用10%冷TCA固定细胞,4℃放置1小时后用蒸馏水洗涤5次,空气干燥。最后加入150μl/孔的Tris溶液,酶标仪520nm波长下测定OD值。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Nobiliside B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IC50:表示本发明化合物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Nobiliside B对A-549肺肿瘤细胞株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为研制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先导化合物,为开发利用中国的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Nobiliside B的分离制备。
将黑乳海参1000克洗净,切碎,分别用5倍量(重量)的95%、85%、85%乙醇依次浸泡,每次浸泡7天,合并乙醇浸出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流浸膏。将流浸膏溶于3倍量水中,过滤,滤液通过DA201-B大孔树脂柱,依次用水和50%乙醇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干,得总皂苷5.6克。将总皂苷进行硅胶柱层析,以二氯甲烷∶甲醇∶水为7.6∶2.4∶1的溶剂洗脱,收集含Nobiliside B的流份。再经Zorbax SBC18高效液相柱层析,以甲醇∶水为48∶52为流动相洗脱,得Nobiliside B纯品140毫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保税区欣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保税区欣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10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环戊烷基聚α烯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二苯甲基硫代乙酰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