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枕芯的大型加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1155.5 | 申请日: | 200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贾友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友钢 |
主分类号: | B29C39/02 | 分类号: | B29C39/02;B29C39/22;B29C31/00;B29C39/38;B29C35/04;B29L31/00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元良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州市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枕芯的加工设备,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能够使枕芯自动化加工的生产线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枕头作为一种生活用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枕头中枕芯的材料要求也越来越高。天然乳胶其防老化、防变形、防虫、霉、尘、抗菌以及无过敏等的优点,为制作枕芯的首选材料。一般地说,这种枕芯的加工工艺是将天然乳胶搅拌均匀通过发泡机发泡后与竹炭粉溶液一起灌注到枕芯模具中,然后采用人工将灌注好的枕芯模具一个一个地叠放在四方形的烘箱中,往烘箱内通以蒸汽,将天然乳胶进行固化,然后脱模,就成为成型的枕芯。申请人在2006年4月30日申请了名称为《一种乳胶衬垫的制作工艺》就是上述的工艺,该申请已经公开,公开号为CN1856481A,其内容如下:“一种乳胶衬垫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它具有如下步骤:a)将液体天然乳胶置于搅拌罐内均匀搅拌,将搅拌均匀的液体天然乳胶通过发泡机发泡,然后;b)将竹炭粉溶解于纯净水成为竹炭粉溶液;c)将发泡后的天然乳胶与竹炭粉溶液一起灌注到模具中,竹炭粉溶液是天然乳胶重量的5-10%;d)将灌注到模具中的乳胶混合物放进烘箱内热烘固化;待乳胶混合物完全固化后;e)将模具脱除,就成为乳胶衬垫产品。”这种生产工艺就适用于上述枕芯的制作。上述的生产工艺中,采用的烘箱是一种四方形的结构,工人要将灌注好的模具一个一个整齐地叠放在烘箱内,其劳动强度非常大,同时其生产效率很低,而灌注好的模具都要等烘箱内的天然乳胶固化脱模后,才可以再次叠放在四方形的烘箱内,由于叠放的时间间隔长,灌注好发泡的天然乳胶没有及时叠放在烘箱内,便产生消泡现象,导致固化后产生废品。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将枕芯在一条生产线上自动化生产的一种枕芯的大型加工设备。
为此,本发明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枕芯的大型加工设备,包括烘房、枕芯模具,其特征所述还包括导轨、模子车、主动链轮、被动链轮和链条,所述导轨穿过所述烘房,所述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包绕,所述枕芯模具置于所述模子车上,所述模子车安装在所述链条上,且所述模子车可在所述导轨上移动,所述主动链轮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烘房通过蒸装置与蒸炉接通;所述导轨为两组,且平行设置,所述两组导轨的两端用第一过渡架和第二过渡架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轨道,其中,所述主动链轮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渡架上,所述被动链轮安装所述第二过渡架上;所述烘房的长度在30—90米之间;所述模子车等距离的安装在所述链条上,使得所述模子车随链条循环移动;所述模子车包括底架和活动架,所述活动架铰接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底架上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导轨接触,所述底架与所述链条连接,所述枕芯模具置于所述底架与活动架之间;所述蒸汽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烘房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蒸汽装置包括蒸汽管、喷管,所述喷管与所述蒸汽管连通,所述喷管上设有喷孔,所述蒸汽管与所述蒸炉连通;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和涡轮箱,所述电机与所述涡轮箱传动连接,所述涡轮箱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蒸汽管上设置有阀门。
本发明中,由导轨、总长度为30—90米的烘房、链轮以及链条主要部件构成的大型加工设备,形成一条自动对枕芯进行制作的生产线,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在一条生产线上,天然乳胶灌注到枕芯模具中后,及时地通过链条送到烘房内固化,不会产生消泡现象,提高了枕芯产品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有关细节。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导轨的结构图;
图3为图2沿B-B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传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模子车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模子车底架安装在链条上的结构图图;
图7为本发明烘房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烘房内喷管的分布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图8沿C-C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喷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友钢,未经贾友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11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以回收再生的超薄包覆材制造方法
- 下一篇:无水静音胸腔闭式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