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无土培养基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1314.1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0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贵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无土 培养基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无土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环保高效的植物无土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无土培养基在种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可操作性强,适于种植的灵活多变,且经济环保,在人均耕地规模日渐减少的今天,无土栽培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但是由于植物无土培养基的制作过程要求高,给植物无土培养的推广造成不利的影响。
如一种中国公开号为CN1439253的植物培养基质的制造方法及由此方法制得的植物培养基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甲醛、尿素、六亚甲基四胺、甘油及无水乙醇混和进行缩聚反应并配制成树脂溶液;(B)将上述树脂溶液与预先配制的起泡剂溶液混合,供给到打泡机中进行起泡,生成泡沫基质;(C)将上述泡沫基质加到预型模中使其固化并脱模、烘干;(D)将烘干的泡沫基质浸入预先配制的用于提供肥力的浸入液中浸泡,然后进行烘干以及(E)将(D)步骤中烘干的泡沫基质进行切片。
目前大多数的植物无土培养基采用化工原料进行加工,形成与土壤相近似的培养环境,但是此类方法有两种缺点:1)化学原料较贵,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与传统土壤种植相比并无明显的经济性;2)化学原料的使用带来了二次污染,使得无土栽培的环保性降低,与无土栽培的初衷相违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目前使用化学原料制造的植物无土培养基经济性与环保性低的缺点,发明一种价格低廉、原料环保且易于得到的一种植物无土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
植物无土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用餐后剩余的饭菜作为原料,在未变质之前,置于阳光或紫外线灯光下照射3~6小时;
b)然后加入分解菌和水并调制成糊状,含水量在70~80wt%;
c)将上述糊状原料缺氧静置10~20天,得到的产物称为饭素;
d)在上述饭素中加入按重量计算的1000~2000倍的水,得到植物无土培养基。
上述植物无土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原料在未变质之前,置于阳光下照射5小时。光照杀菌的效果优于采用紫外线杀菌的效果,并且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
上述植物无土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B中,分解菌为黄曲霉菌或绿霉菌。
上述植物无土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B中,加入的水为中性生活废水或中性工业废水或自来水。采用中性的废水,既可以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提高了环保效果,同时增加了利于植物成长的养分。
上述植物无土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C中的缺氧静置为:采用密封容器将糊状原料连同部分空气一同密封在容器中。含有部分氧气的密封,使得发酵过程先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然后在无氧环境中进行。
上述植物无土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在上述饭素中加入按重量计算的1000倍的水。稀释后的培养基在保证作物健康成长的前提下,有利于作物根部的生长和吸收养分。
综上所述,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的原料属于废弃物,因此总体成本低廉;
2.由于在制作过程中充分的消耗了原料,且制作过程采用密封装置,因此制作过程较环保;
3.与现有技术相比,培养基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有利于作物成长的物质含量高,栽培效果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用餐后剩余的饭菜1千克(含水约30%)作为原料,在未变质之前,置于阳光下照射5小时;然后加入黄曲霉菌和工业废水并调制成糊状,工业废水pH值为7-7.5,含水量在75wt%;将上述糊状原料缺氧静置15天,得到的产物称为饭素;在上述饭素中加入按重量计算的1000倍的水,得到植物无土培养基。
实施例2:
用餐后剩余的饭菜3千克(含水约50%)作为原料,在未变质之前,置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然后加入黄曲霉菌和生活废水并调制成糊状,生活废水pH值为6.5-7.5,含水量在80wt%;将上述糊状原料缺氧静置10天,得到的产物称为饭素;在上述饭素中加入按重量计算的1500倍的水,得到植物无土培养基。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贵,未经刘明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1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拍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液压能量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