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带式深冷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1333.4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成;张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6/04 | 分类号: | C21D6/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带 冷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利用超低温对材料进行改性处理的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对金属材料进行深冷处理的设备,也可用于处理陶瓷、塑料、橡胶等非金属材料制品。
背景技术
所谓材料的深冷处理,就是利用冷却介质将材料冷却到一定的低温或超低温,并保持一定时间后恢复到室温,使材料的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等综合性能得到提高的方法。对于金属材料来说,其深冷处理就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的冷却过程继续下去,达到远低于室温的某一温度,促使常规热处理后所存在的残余奥氏体进一步转化为马氏体,改善和细化材料的组织结构,增强零件的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提高零件和工具的使用寿命。这些材料在常规淬火过程中,马氏体的转变结束温度大多在0℃以下,有点甚至低至-100℃以下,例如常用的滚动轴承所使用轴承钢GCr15的马氏体的转变结束温度达到-120℃。因此,这类材料在常规淬火后会留下大量的残余奥氏体,其含量有时高达13-45%,这不仅限制了材料硬度和耐磨性的提高,而且对零件的尺寸稳定性也有很大影响。材料中的奥氏体到马氏体的结构转变是一个伴有体积膨胀的过程,这种过程持续时间很长,常常需要数年时间,这就给金属精密件带来形状和尺寸精度上的不稳定性。经过深冷处理,可使大部分残余奥氏体分解转变为马氏体,试验表明适当深冷处理甚至可将残余奥氏体的含量降低至2%,从而防止在保存和使用期间由于残余奥氏体的分解转变导致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降低,这对于工模具和精密器件等尤为重要。目前,现有的深冷处理装置和设备一般都是箱体式的独立系统,而一些中小型零件的热处理广泛采用输送带式、网带式等连续作业热处理炉,因此现有设备不易与连续作业的热处理炉组成连续的热处理和深冷处理生产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深冷处理设备处理的不能适应输送带式生产线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输送带式生产线作业的输送带式深冷处理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送带式深冷处理装置,包括绝热箱体、液氮配送和喷淋装置以及上鼓风机,所述液氮配送和喷淋装置与液氮罐连接,所述液氮配送和喷淋装置的喷液管伸入绝热箱体内,所述上鼓风机位于绝热箱体的内腔的上部,所述绝热箱体内安装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前后两端分别套装在传动轮上,所述传动轮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绝热箱体的前部安装进料导板,所述绝热箱体的后部安装出料口振动送料板,在所述液氮配送和喷淋装置的喷液管和所述上鼓风机的下方设有上网孔挡板,在所述输送带的侧边安装侧网孔挡板,所述侧网孔挡板的下部设有侧网孔,所述侧网孔位于所述上部输送带的下方。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的喷液管和鼓风机组成喷液组件,所述喷液组件不少于两对,所述多对喷液组件沿着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依次前后安装在所述绝热箱体的内腔上部,在最靠近所述进料导板的两个喷液管之间设有隔离挡板,所述隔离挡板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各对喷液组件的旁边设置温度传感器。
在所述侧网孔挡板的外侧设有下鼓风机。
再进一步,所述喷液管连接配送管,所述配送管上设有控制流量的电磁阀。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输送带式深冷设备只在进料导板和出料导板处留出适当大小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工件由进料口经由进料导板至输送带,随输送带运动至出料口振动送料板送出,调节输送带的速度改变工件设备中停留的时间。液氮由顶部喷液管喷入雾化的液氮,为避免液氮直接喷淋工件造成损伤,在喷口下方设置了网孔挡板。安装鼓风机以强制设备中气体流动,冷气随气流方向运动冷却工件或保持低温温度均匀。挡板将设备分为2个区:降温区(左侧)和保温区(右侧),设置3个温度传感器。通过3个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并比较与设定温度之间的误差,调节电磁阀1,2,3喷液量的大小以保持低温环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可使用与热处理设备相同或相似的输送带结构传送工件,便于将深冷处理工艺与热处理工艺的衔接,从而组成热处理加深冷处理的连续生产线;2、整体结构为半封闭式结构,整个输送带安装在箱体内部避免带入较大热量而增加低温气体的消耗,又可防止输送带忽冷忽热而降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输送带式深冷设备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1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